入秋宝宝有这3种表现,说明正被干燥折磨,妈妈早知道宝宝少遭罪

大涛聊育儿 2023-10-12 21:03:06

大家好,我是CiCi妈妈说育儿

秋是渐入的,冷是突然的,不知不觉全家人已裹上厚厚的毛衣。最近送完茜茜在楼下坐会的时候,总能听小区里的妈妈说,入秋后宝宝突然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表现,比如:

一到晚上睡觉的时间就闹腾,哼哼唧唧,非得哄半天才能睡觉;

白天太阳一晒脸上就红扑扑的,像猴屁股一样;

更难受的是,拉臭臭也不顺畅,有时候拉个臭臭都能把自己拉哭......。

好巧不巧,这些症状我们家茜茜2岁之前都有过,甚至比这还严重一点。归根究底,就是季节性因素,秋季比较干燥,小宝宝对季节比较敏感,妈妈护理不到位,就很有可能出现手干、脚干、身上干、嘴巴干、脸蛋干以及臭臭干的情况,不管他们白天闹腾,晚上更是折磨人。

当初在茜茜秋季护理问题上,我也没少踩坑,好在经历不断“试错”后,终于找到了能够有效缓解宝宝各种“干”的办法,借着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入秋后,宝宝有这3种表现,说明她正被干燥折磨:有苦难言

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身体难受的时候,妈妈细心的护理尤为重要。对于比较“干”体质的宝宝来说,一入秋他们就比较难受了。一旦发现他们有如下表现,说明正被干燥折磨,苦不堪言:

第一:各种皮肤问题

别说孩子,每年一入秋,嘴巴起皮、身上痒、头痒都是经常会发生的事儿。对于干性皮肤来说,喝再多水好像都不能解决问题,难受的时候,只有洗澡才能达到给身体“加湿”的效果。宝宝的皮肤比大人更薄,他们的感受比我们更强烈,大概率逃不过嘴巴干、脸蛋红、身上痒、拉臭臭不顺畅的折磨。

第二:拉臭臭变得不顺畅

我们家茜茜身体干的时候,拉臭臭不顺畅真的折磨得我不行,比较轻微的时候就是拉粑粑比较慢、很干,有时候严重了甚至出现屁屁撑破,还有血冒出来,可把我吓得够呛。去医院一检查,就是身体“太干了”。

第三:睡觉打呼,睡不安稳

秋季的干燥还会反应在宝宝的睡眠里,如果你发现孩子没什么其它的不适,但是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鼻子就像被堵住了似的,老是打呼,总是醒来,睡不安稳。那就是秋季的干燥在折磨孩子,因为鼻腔里的鼻屎干住,堵住了呼吸,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

为什么宝宝一入秋就容易化身“小干人”?

入秋后,十个宝宝九个会出现一些皮肤干燥的问题。轻则嘴巴起皮、脸蛋红扑扑,严重的一点的,甚至出现皲裂、晚上难以入睡、夜醒频繁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4个原因:

①宝宝皮肤娇嫩:宝宝的皮肤厚度只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任何刺激都可能引起宝宝皮肤不适,比如季节因素导致空气中水分变少、衣物的触感不对等等;

②气温变化: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尤其是早晚温差开始显现。虽然太阳光依然强烈,但是降水量变少,宝宝的皮肤对季节变化带来的温度和干湿度差异适应能力不强,皮肤很容易干燥;

③皮脂分泌速度降低:在宝宝出生后的2个月,皮肤上还有从妈妈那里获得的激素,皮脂分泌速度较快。2个月后,激素会逐渐消失,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宝宝的皮脂分泌速度开始降低,于是就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的问题。

④没有及时地补充水分:宝宝比较活泼好动,导致他们体内水分蒸发量大,因此他们会比大人更需要补水。补水不及时的话,就容易皮肤干燥。

入秋后,想要缓解宝宝皮肤干燥,做好3个细节护理工作

细节一:要让宝宝少量多次地喝水

对于正在吃奶的宝宝来说,两顿奶之间最好喂一点水,如果发现宝宝大便比较干,尿呈黄色,则需要加多喂水量;反之,则按正常的进度喂水。大一点的宝宝,活动量比较大的,更要及时补充水分。怎么喝水呢?这份喝水攻略记一下:

最好给宝宝喝烧开的温水,尽量少喝纯净水、千滚水、矿物质水;宝宝每天喝水量:2-5岁宝宝每喝水量在1300-1600ml(食物、牛奶等所有总和),除开食物中的水,单饮水量(2-3岁大约在600-700ml左右;4-5岁700-800ml左右)。怎么给宝宝喂水: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喝水应该采取少次多量原则,一定要避免喝饮料,非但不解渴还对身体不好。

细节二:要让宝宝多吃健康蔬果

不管是小宝宝还是大一点的孩子,秋季一定要多吃新鲜的蔬果。不管是为了给身体补充水分,更重要的预防宝宝拉粑粑困难。在宝宝拉臭臭的问题上,我们家茜茜基本一到秋冬季就会出现拉粑粑不顺畅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多吃健康的蔬果。

细节三:皮肤的护理要到位

宝宝的皮肤比较薄,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皮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给宝宝涂抹一点宝宝面霜、宝宝身体乳的方式来保持皮肤湿润。对于特别怕干的宝宝,家中也可以准备一个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出汗不多、天气不热的情况下,尽量2-3天洗个澡,以免加重宝宝皮肤干燥。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分享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0 阅读:3

大涛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