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眉县常兴镇是战国名将白起的故里。这个在渭河边上的镇子,取名常兴,意为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地处渭河平原中部的常兴镇,交通便利,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是西安、宝鸡等地的交通枢纽。
近年来,宝鸡、眉县市县两级依托区位优势,坚持工业高质量发展,高举长乐塬实业救国工业精神的大旗,借鉴西安纺织城的成功经验,在渭河边浇筑起蓬勃向上的纺织工业链条,让这里“冒”出一个活力满满的纺织城。
在长乐塬寻找常兴纺织的精神脐带
在宝鸡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王海峰看来,要了解宝鸡,特别是常兴的纺织业,应该先到位于宝鸡市金台区的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去走走。走进那里的窑洞式地下车间,就能翻开宝鸡申新纱厂的历史画卷,看到民族企业家们实业救国的历史担当、申新人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业精神。“这些厚重的社会历史文化不仅是为宝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研究民族工业史、抗战经济史、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史的重要史实资料”。
长乐塬抗战遗址的窑洞车间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是在民族企业家荣氏家族创办的申新纺纱厂旧址上建立起来,是抗战时期西北最大的工业园区,也是国内现存保留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址之一,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抗战工业奇迹”。宝鸡的工业发展源起于1937年的沿海沿江工厂西迁,在抗战的旗帜下,以申新纱厂为代表的企业内迁奠定了宝鸡近代工业的发展基础。
4台老织布机起家的常兴纺织
眉县招商局局长王景龙告诉记者,现在的百亿产值纺织园区,是几代人汲取长乐塬精神财富,苦干实干,从4台老织布机一点点发展而来的。
常兴镇上塬村原党支部书记赵积全对王景龙的总结双手赞成。他回忆说:“4台织布机,1983年就赚了一万多元,村民看到以后,纷纷要求加入,村上两年就办了十多户个体企业。”
据了解,1982年,赵积全积极采纳咸阳国棉七厂兄长“兴办纺织厂,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见,凑齐4000元从咸阳买回4台老织布机,办起了眉县第一个家庭织布厂。1985年,由上塬村党支部牵头,多名党员参与,该村与西北国棉二厂合办了第一个纺织集体企业——秦塬联营织布厂。随后几年时间里,当地的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1998年至2003年,常兴镇党委、政府提出打造工业园的号召,当地党员、村民积极响应,相继兴办起全兴纺织厂、信达织布厂、建鑫织布厂、东方织布厂。至此,常兴纺织业初具规模。
百亿产值纺织园区不断刷新成绩单
在眉县招商局,记者了解到,2011年,该县确立了产业壮大工程,鼓励支持纺织企业加速淘汰高能耗、低产量、工艺落后的设备,加快发展品牌服装与高附加值的纺织品。2014年,眉县抢抓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确立了产业优化工程,提出通过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眉县瞄着百亿园区的目标,聘请长安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写《常兴纺织工业园发展规划》,拉开了园区建设的序幕,并出台实施《促进常兴纺织工业园加快发展优惠政策》,对企业用地、税收、技改扩能以及高技术人才子女配偶安置等多方面提供优待。
好环境引来大投资。2013年,投资11亿元的陕西兴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常兴落户,建成年生产高档军用服装面料和仿真印花布生产线7条,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6月26日,陕西兴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里,工人们在全自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着。经过漂炼、染色、印花、定型等工序后,一匹匹色彩鲜亮的印染布就被加工了出来,随后经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码布机、打包机整装装车后,通过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被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出口美国、法国、德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家和地区。
陕西兴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眉县招商局招商部主任杜翊介绍说,眉县常兴纺织工业园所在的常兴镇是“国家重点镇”“国家卫生镇”“陕西省重点示范镇”“陕西省生态镇”“西北纺织第一重镇”,为全省重点工业集中区之一。
目前,园区共有企业96户,其中纺织企业56户,规上企业33户,已形成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9.6亿元,棉纱、坯布、家纺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法国、德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一镇纺织遍布全球的目标。
常兴纺织工业园的荣誉也接踵而至。2017年被省商务厅命名为“陕西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2019年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19年被省工信厅命名为“陕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基地”,2020年被陕西省纺织协会认定为“陕西纺织发展创新基地”,2021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2021年被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陕西省特色专业园区”,2023年被评为“省级中小型特色产业集群”。
一个5平方公里的纺织城正在崛起……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