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洲垸决口开始封堵合龙,湖区巡堤查险仍需发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06 19:08:24

7月5日下午,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乡团北村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造成垸区被淹,5755人已全部安全转移。

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此次险情。7月6日凌晨及上午8时30分,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两次主持会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等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分析研判溃口险情发展态势,安排部署险情处置工作,并要求举一反三,全面检视洞庭湖区、鄱阳湖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其他河流高水位堤防巡查防守工作,做到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会后,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立即率工作组赶赴团洲垸堤防决口一线指导险情处置工作。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省应急指挥中心调度险情处置工作,省长毛伟明、常务副省长张迎春等省领导赶赴现场指挥调度。目前,湖南省已成立前线指挥部,正按照救援力量到位、组织体系到位、物资准备到位要求,在水利部等部委专家现场指导下,已组织武警、消防、民兵等力量4000多人及250余台车辆、70余台冲锋舟、10余台挖掘机,有力有序开展现场决口封堵、间堤加固等工作。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面面积2625平方公里,洞庭湖区涉及湖南省38个县(市、区)。洞庭湖水系复杂,北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四口”承接长江荆江段来水,南纳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来水,以及汨罗江、新墙河等湖周中小河流,全部来水从岳阳市城陵矶七里山以下3.5公里汇入长江。自1958年调弦口封堵之后,洞庭湖水系便形成了“九九归一”的格局。正是由于水系复杂,与其他大江大河保护区不同,洞庭湖区由一个个垸区相连构成,垸区与洞庭湖、垸区与河流、垸区与垸区之间,通过等级不同的堤防阻隔。湖南洞庭湖区千亩以上堤垸有226个,其中重点垸11个、蓄洪垸24个、一般垸191个,一线防洪堤防总长3471公里,保护着垸区1844万亩、耕地912万亩、人口1049万人。

洞庭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历史上长江大水带来大量泥沙涌入洞庭湖区后沉降。洞庭湖区堤防基本为土堤,地基大多直接坐落在软弱的黏土、粉质黏土之上,下部大多还存在淤泥质土及粉细砂、砂砾石等不良松软地层,堤防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险情隐患较多。洞庭湖区3级以上堤防中有约600公里砂质基础渗漏严重堤段,在洞庭湖涨水之后,在堤外洪水渗透压力影响下,易在堤防及垸区产生重大管涌、留土险情、垮坡险情等。管涌最近的距堤脚有30米至50米,最远的距堤脚能达到1000米至1500米,给巡堤查险增加了不小难度。此外,白蚁等害堤动物在洞庭湖区分布广泛、繁殖速度快,易掏空堤防引发漏洞等险情。针对常规险情,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形成了体系完整、便于操作的处置技术方案和应对预案,但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是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洞庭湖治理工作,先后开展了1954年堤垸修复、洞庭湖区“一期治理(1986年—1996年)”“二期治理(1997年—2007年)”“近期治理(2008年至今)”等多阶段治理,湖区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但治理标准、速度等依然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每年6月中旬到7月初是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受6月16日至7月2日持续降雨影响,6月30日9时,洞庭湖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3.0米,依据《湖南省主要江河湖泊洪水编号规定(试行)》,“洞庭湖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针对洞庭湖水位快速上涨的态势,水利部提前调度三峡工程减少下泄流量,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减少“四口”入洞庭湖流量。湖南省关键时期精准调度湘资沅澧“四水”上游水库,优化调整减少内湖排涝体系,累计减少入湖水量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有效降低城陵矶水文站水位约0.7米,确保不超保证水位34.55米。7月4日下午,城陵矶达到最高水位34.30米后,水位开始缓慢下降。

据水文部门预测,洞庭湖周边超警水位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目前仍有约1200公里堤防处于超警状态。堤防在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后,退水期更加危险,险情不可怕,就怕没及时发现。当前,水利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南省水利厅及地方水利部门预置技术力量,在洞庭湖区指导做好应急抢险工作,湖区地方政府组织有约7.3万人在24小时巡堤查险。各地和各单位务必树立底线意识、极限思维,组织好人员强化巡查质效,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0 阅读:87

北京日报客户端

简介: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