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2024年星云湖珍稀濒危物种大头鲤增殖放流活动在玉溪市江川区星云湖东岸石岩哨片区举行。活动中,119万尾大头鲤鱼苗投入到星云湖中。
当天一大早,工作人员对大头鲤鱼苗的品种、数量、规格、品质等方面进行现场验收后,便在公证员的见证下,将一尾尾大头鲤鱼苗放入星云湖中。
“今天放流的是5至10厘米的大头鲤鱼苗,接下来,这些鱼苗将在星云湖水域中成长、繁衍,成为星云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四春告诉记者,当前是星云湖的休渔期,而六七月份更是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黄金时期,也是增殖放流的最佳时节。
大头鲤是星云湖的特有土著鱼,也是云南四大土著鱼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似鲤,因头大而出名,又因其肉细嫩、含脂量高、营养丰富,颇受人们喜欢。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头鲤是星云湖的主要经济鱼类,历史上曾占星云湖捕捞量60%,随着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大头鲤慢慢变成了濒危鱼类。”张四春介绍,为拯救濒危大头鲤,江川区于2000年建立了大头鲤鱼原种站,次年,大头鲤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年复一年源源不断地投放到星云湖中。
“鲢鱼、鳙鱼、大头鲤和星云白鱼等鱼类都以硅藻、蓝藻等浮游生物为食,具有较强的水体净化能力,可有效发挥鱼类保护水体生态平衡的作用,进一步衔接生态链条,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为星云湖再添生机与活力。”张四春表示,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是江川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星云湖”为主题,开展全国第十个“放鱼日”星云湖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的第二阶段活动,加上第一阶段活动投放的12万多尾星云白鱼和16万多尾大头鲤,两次活动共向星云湖投放147万多尾珍稀濒危土著鱼种。
“这些大头鲤鱼苗到年底可长到每条200克左右,成活率在80%左右。”江川区星云湖管理局局长杨智然表示,下一步,江川区将以抓好濒危土著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工作为抓手,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湖域禁捕有关规定,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继续推进沿岸整治修复保护,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星云湖生态安全屏障。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李春丽通讯员李丹摄影报道
一审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