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副所长殴打记者,毕节教师溺亡事件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洞见报告 2023-06-01 23:55:01

人们常常说,真相是河流,可以让一切阻碍它的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真相却可能是一条让人惧怕的河流,因为它可能会揭开一些人们不想知道的秘密,引发社会不稳定和政治风险。

在这个意义上,贵州毕节的教师溺亡事件表明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一些人可能惧怕真相的曝光,就采取了暴力手段去阻止。

01

4月13日,当地六名教师在河滩捡鹅卵石时突然遇到上游水电站放水,导致两名教师不幸溺亡。

悲剧发生后,媒体试图了解事情的真相,为什么6名教师会在工作日相约去捡鹅卵石,是真的如官方通报那样,是个人行为?

5月30日,极目新闻的一名记者前往事发地采访时,遭到三人殴打。随后,官方通报了调查结果,打人者居然是派出所副所长和两名辅警。

谁能想到是派出所副所长,带着俩辅警把记者给打了。想起了一个梗:我报警了,可是电话在他兜里响了!

6月1日,毕节通报了记者被打事件的处理结果:打人的派出所副所长被拘留,免职并调离公安系统,2名辅警被拘留并解聘,镇长被提名免职。

根据通报内容,这三人隐藏身份跟踪记者,记者发现后先拍摄取证,然后下车向跟踪者了解情况,再往后就是官方说的跟踪者为阻止记者继续拍摄,“扭打”记者后逃跑。行凶者在事后还抹去记者车辆上的指纹。反侦察意识这么强,不出所料真是“专业人士”。

派出所副所长带队阻止记者实地调查并围殴记者,致记者受伤,仅治安拘留了事。

对于这件事,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的很心痛……

如此荒诞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在我所热爱的祖国。

他们身为执法者,特别是一名副所长,竟然会法治意识如此淡薄?

其实,我们不应该用“法律意识淡薄”等这种轻描淡写的词汇,这样写是在为他们开脱!应使用“藐视法律”、“践踏法律”等描述。

派出所副所长带头打人难道不是“践踏法律”吗?

还有,这份通报有点避重就轻了。

仅仅就是治安事件?前因后果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跟踪?跟踪目的是什么?谁安排副所长去跟随的?

别忘了记者去追寻的,是两位老师“被溺亡”的真相。

很明显,“采访”的内容触及到了副所长上面的领导了。

老实说,能调动公安阻挠调查报道的人,全县全市能有几个,幕后黑手可想而知。

有了负面新闻,当地想办法阻止记者采访,任务就交给了警察,警察就按上级指示去阻止记者。

阻止本身就是错的,但领导安排了又不能不去,去了你没完成阻止任务顶多挨顿批呗,但是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还敢动手,这种驴脑袋,今天不出事,早晚也得出事。

虽然,动用警权干扰、阻止记者采访不是新鲜事,但这事也给某些人提了个醒:别给领导干“脏活”。

02

贵州毕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特别的印象。

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毕节5名儿童垃圾箱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毒自杀;毕节女教师被领导强奸,警察说“戴套不算强奸”;女子骂书记“草包”,被毕节警方异地拘捕;毕节女教师溺亡,调查记者被打……

这地方尽出这些新闻。

看来,毕节负面消息的输出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其实,这也表明了一件事:穷乡僻壤,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知道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了吧?

毕节市直到现在也没有对两名教师溺亡的具体原因做正式通报,这真是不应该。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当地政府会惧怕真相的曝光?

为什么当地政府如此害怕舆论监督?

他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究竟这是要保护谁?

我只知道,这里面的水很深啊!

03

这是一起极端个案,但阻止媒体发声、掩盖事实真相的现象,却是时常存在、客观存在的。

2名教师溺亡,警力阻止采访,把记者打得鼻青脸肿,把媒体监督拒之门外,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人心尽失。

这时候的权力和拳力,就成为了一种恶的势力。

这是对公众的知情权利的藐视,是对当事人生命权利的轻视,甚至无视。

它有可能仅仅是处置方法不当问题,甚至有可能是个别权力的指使问题,但在公众眼里,它就是黑。

媒体是重要社会监督手段,合理合法运用,公职部门和人员回避和打击只会暴露自己的短视和问题。

事实就是事实,无法改变,掩盖事实真相,只会让真相大白。与其掩盖真相,不如积极认错改正。

这两年的热点事件,从铁链女,到唐山打人,再到赋红码,每次记者想介入调查,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阻拦。

缺少新闻媒体的客观报道,群众只能等蓝底白字的官方通报。甚至连自媒体报道一下,也会被轻易扣上造谣、境外势力之类的帽子。

官媒也收缩阵地、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发声,只会机械转发官方通报。

公信力就是在这样的拉扯中被消磨殆尽的。

最后还想说一句,大家都在关注打人者的处理结果,没有人关注因此而被打的事件本身吗?

毕节官方更应该被追问、更应该公布结果的是:那两位老师到底因何而亡?

1 阅读:58

洞见报告

简介:以犀利的视角看世界,用温暖的心态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