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头看看,过去的日子简直像做梦一样。
曾几何时,家里长辈不论老小,都是一根定海神针,父母、孩子都得围着长辈转。
那时候的老年人,俨然就是家里的宝,享受着无上的尊重和照顾。
但如今,再看看,很多老年人一辈子辛苦劳累,到了晚年却像一根草,随风飘摇,找不到立足之地。
01
家庭结构的改变。
几十年前,大家庭都是标准配置,爷爷奶奶、父母、孩子,三代同堂的家庭,甚至是四代同堂,那样的大家庭是多么热闹。
每个长辈在家里的地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但现在,城市化的推进,房子变小了,家庭关系变得单薄,父母忙着工作,孩子忙着学习,大多数家庭都成了“两代同堂”,有时连这一点都没有。
每个家庭成员都得奔波在自己的生活中,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
老人的需求就成了负担,渐渐的,他们的地位就低了。
久而久之,老人不再是家里的“宝”,更多的是被当成了“累赘”。
这就是现实,很多老年人变得卑微,也许是时代的无情改变,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尊严。
02
经济压力。
说实话,现在的社会,几乎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父母,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大家都在拼命赚钱,连自己都顾不上,哪有心思再去照顾老人?
我有个朋友,家里有老母亲,年轻人忙着工作,白天晚上都在外奔波。
甚至买菜做饭,接送孩子。
结果,老母亲总是独自待在家里,连个搭话的人都没有。
有时候老人提出想去散步,女儿就觉得她麻烦,还得抽出时间来陪着。
可见,老年人的“地位”在经济压力面前,真的就像根草一样,随时可以被忽略。
03
价值观的改变。
再看看如今的年轻人,他们的观念变得越来越现实。
小时候受过传统文化熏陶,认为“百善孝为先”,但现在这句话早就成了过时的口号。
年轻人都看得清楚,孝顺长辈虽然是美德,但如果这份“孝顺”需要用来换取自己生活的艰难,恐怕就没人愿意买账了。
我楼下的邻居,儿子在外地工作,已经两年没有回家看过父母一次。
年纪大的父母总是抱怨,但儿子说,“我有我的生活,工作那么忙,能照顾你们已是尽力了。”
这话说得让人听了很心寒,但也是现如今的普遍心态。
很多年轻人认为,孝顺是必须的,但如果过度的“付出”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
传统上,老年人是家庭经济的核心人物之一,但现在,他们的收入大多有限,无法再对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这种差距让年轻一代认为他们不再是“宝贝”,反而成了负担。
作者:AGINightingale;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