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世界,阅读比读书也许更有意义

路边小石杜辉 2023-04-26 07:58:27

文/杜辉

通常我们所说的阅读是指阅读书报刊这些传统媒体,但当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普及后,阅读的定义更为广泛。阅读的定义已经延伸到网络、手机等设备的电子阅读,其中也包含了各种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等渠道。而读书的概念则更为具体一些,仅是指阅读纸质或者电子载体的图书。

图书之所以成为图书,是因为它是经过编辑加工过的文字。是需要一定编审印流程而形成的正式读物。但反观阅读则不是,任何文字、视频、声音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大阅读。科技发展到今天,大阅读与读书这两者的需求和受众自不必比对。大部分时候读者需要的就是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信息,而不是需要那种经过加工后相对严谨、正式的图书。

因为某些传统的心理情结,我们总喜欢把读书的价值与意义绝对化、理想化、仪式化。仿佛爱读书就是有素质、有涵养、有前途的人应有的属性之一。但这只是一个伪命题,从来不成立。不可否认大量读书对人或许有益,但一切都是相对的,并非必然。从古到今,很多名人有爱读书的,也有不读书的。所以读书与否与一个人是否成功并不划等号。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过是社会底层群众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罢了。

成功的人肯定善于学习,但学习并不仅仅就是读书。除了读书以外,社会与人生经历才是最好的课堂。在社会中打磨,在经历中感悟。看透人心,洞察社会,这才是成功的关键。绝大部分家庭也很重视教育,但教育同样也不仅仅就是读书。读书以外的社会历练,家庭、老师的言传身教,行万里路的增广见闻等等,都会有不同的获益。所以读书只是通向成功的一个手段,只是人生的一个修炼工具。读书有益,但不用拔高。读书的一样很多废人,不读书一样的有伟人、名人、成功的人。

从我个人体会来说,青少年阶段多读书还是有益的。因为图书相对的系统性强一些,一本书大体有自有的逻辑在其中。所以多读书,可以打造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养成一定的逻辑性。但人到成年后,事务繁杂,压力徒增,时光有限,许多人仅仅是为了活着就拼尽了全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倡大家都去看书、多看书,显然是为何不食肉糜之言。况且作为学习、自我提高的途径,读书相对的效率并不高。

一本书,正因为它的系统性,其实许多内容都是低含金量甚至是垃圾内容。真正一本书中对读者有用的内容只是一部分,如果系统阅读,仔细翻阅,这样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让效率低下。如果读书多的话,很多书中的内容也有相似、重叠部分,这样更是降低了效率。所以成人的世界,广义的阅读很重要,可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但是真正的读书则只是少部分人可以享受的奢侈事物,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

我是没什么文化,半文盲学历,其中还都是学渣时光。但从小爱看书,看书多,这也就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最起码后来的人生,可以勉强糊口,不至于失业乞讨去。小时候爱看书,什么都看,什么时间都看。一个原因是那时的娱乐选项远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多彩,一个原因是那时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有限(网络刚刚普及),读书是很好的信息获取、增广见闻的渠道。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没有其他媒体的代替渠道,所以写书的、出书的也都更为严谨、扎实,图书的可读性,内容含金量相对现在为高。

人到成年,虽然也还逼着自己继续去看一些书,但远没有小时的从容和动力。人生很累,累了总要放松,但有趣的图书越来越少,而能写出有趣图书的有趣灵魂更是有限。人生一路走过来,见得多了、经历得多了,很多事物也就渐渐明了,但很多书写的内容看过去都太过浅显、幼稚,看了并不能获益,徒然浪费光阴。因为这些成年后读书的动力与欲望变成了可有可无。有些时候的看书,是自己告诉自己要看点书了,而不是因为对读书真的多有兴趣。生活中少了读书,人生并不残缺,一样前行。

互联网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应用,让人想快速、及时、有目的性、高效的获取想要的、有用的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廉价。一个微信,各种群聊信息一天能几千上万条。其他的各种公号、自媒体平台推送的各类信息也是成百上千。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获取信息并不困难,而难点是如何高效的获取对于自己有用、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电子设备的广义阅读,要达成这一目的,广义的阅读远比读书要有效,有意义。

图书报刊在曾经的技术水平下确实承载了文化传承、教育普及、学习娱乐等等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科技发展了,一切都改变了。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绝对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正确姿势。读书可以做到的事情,现代技术下的广义阅读基本都能做到。而广义阅读可以做到的事情,很多则是读书永远不可能达成的。

如果我今天看到某条新闻、信息后,想延伸了解下某国的历史、地理、经济,就算我身边有相关书籍,我要翻过版权页、前言、目录、前面说废话的章节,等等许多无效信息,才能看到想看的、有用的信息。但如果我用电子阅读,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我就可以找到我想了解的知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如果还在乎什么心理情结,而忽略效率,那如何竞争?面对问题,人家几个小时解决了,你还在那里用几天的时间整理资料。你产品还没设计好,人家产品都上市了。你考试还没复习好,人家都毕业工作了。你还在人生苦苦求知中,为仪式感而自我满足的时候,人家已经步入社会,体验大千世界了。所以人生以效益为前提,而不是满足虚幻的情结感为目的。

当然不是说不读书,不能读书。有钱、有闲,当然读读书是好事。但没钱挣命的状态下,还是凡事从简、从权。读书真的那么重要嘛?我身边有很多人根本不读书,有些人也只是看极为专业的图书,但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很多还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也有很多人天天死抱着书本,结果一事无成。苦哈哈地活在自己内卷的小圈子里,温饱都很勉强,这难道就是大家想要的人生?

如果是孩子,那多看看书,就多看看吧,终究是打基础,培养一些逻辑能力,学习一些系统的知识,总体还是有益的。如果是成人,那路如何走,只能自己去选。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为了虚幻的意义而浪费人生,反正我是觉得不值的,当然每个人对值得的定义也不一样。

技术在进步,事物自然也在改变。纸书普及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人会抱着简牍怀古?电子阅读普及后,我们自然也有对纸张的怀旧依恋。这些感情并不阻挡新事物的发展及使用,对新事物接纳程度高度人和社会,反而发展更快。而守旧,对历史依恋的人和社会一般发展较慢。如果一根筋,等你能接受广义阅读的时候,那别人又会发明新的信息获取形态、技术。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差距不是缓慢拉开,而是加速度的拉开距离。所以,成人的世界,阅读比看书更有意义这句话,我想应该是对的。

3 阅读:286

评论列表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2023-04-28 01:27

老子送你丫本《少女之心》。。。[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