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龙江监狱民警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东北网 2024-07-25 16:41:16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4日电(刘璐)7月11日、12日,大庆监狱民警林栋梁、泰来监狱民警李迿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两名远在外省、素未谋面的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成为全国第17980例、第18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日,为表彰这一大爱善举,中华骨髓库国家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相刚专程从北京前往哈尔滨,看望捐献民警,并为其颁发了《捐献荣誉证书》。

几十万分之一的机缘巧合

造血干细胞在近亲属之间的匹配率是1/4左右,没有血缘关系的匹配率是几万至几十万分之一。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将以造血干细胞这种特殊的方式,从此“血脉相连”。

今年5月,大庆监狱民警林栋梁、泰来监狱民警李迿先后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先生,您好!我是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接到中华骨髓库的通知,经过检索,有一名病情危重的白血病患者和您初步配型成功,现在要征求您的意见。”

林栋梁、李迿愣了一下,两人回想起四年/两年前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经血站医务人员介绍,两人都主动接受采样,多抽一管血,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没想到,几年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承诺,这么快就迎来了兑现的时刻。

没有一丝犹豫,林栋梁、李迿不约而同地回了一句:“没问题。”

他们心里清楚,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这意味着如果能配型成功,自己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救对方的人。林栋梁、李迿的家人虽然担心,但还是表示了理解,监狱领导同事在得知此事后主动为两人调休替班,术前术中全程陪护,共同为两人奔赴这场“生命之约”增添了一份动力。

以藏蓝之名完成生命续航

此后两个月时间,林栋梁、李迿一直与省红十字会保持沟通,询问捐献流程事项,并按照工作人员意见,开始执行严格健康饮食计划,规律作息,加强运动锻炼,力争让自己达到最好的身体状态。

经过两次全面的血液体检,7月5日,林栋梁入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月6日,李迿入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捐献前的准备。接下来的5天里,医生每天都要往两人身体里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促进释放到人体血液中,为5天后的捐献采集做好充足准备。

因为针剂的副作用,林栋梁、李迿出现了骨头酸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但他们明白,这种不适只是一时的,此时此刻,接受捐献的病危患者正躺在某个遥远的病房里,早已通过化疗进入无菌仓做好接受移植的准备,将生命托付给了素昧平生的自己。

7月11日上午9点,林栋梁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启动,静脉血液从手臂抽出导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干细胞后,血液重新输回体内,经过5个多小时,4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林栋梁体内顺利采集完毕。12日下午2点,李迿也顺利采集完毕。

12日,林栋梁突然接到红十字会通知,由于受助者对造血干细胞需求量较大,11号采集的浑浊液中细胞数不足,需要再次采集。

已经返回大庆休息的林栋梁又乘车来到哈尔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了二次采集。随后,两袋装满造血干细胞的血袋各自以最快的速度转运去了两名患者所在地,以藏蓝之名完成了生命续航。

一切为了新生的希望

“两位警官身体素质很好,为人也很和善,捐献全程都十分配合我们工作。”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及二院的医护人员评价民警时说道。

期间,两名患者家属为感谢林栋梁、李迿的大爱善举,委托红十字会寄来了两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满的感激之情,不胜言表。上了年纪的退伍老兵、挣扎无助的妻子、遥在远方的监狱民警,素不相识的几个陌生人,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紧紧联系在一起。

“其实我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监狱民警工作性质很像,都是挽救人。”谈及捐献的初衷和感想,林栋梁、李迿表示。“在关键时刻拉对方一把,看到自己改造的罪犯回归社会重获新生,其实是一名监狱民警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而现在有机会能为一个被病痛折磨的家庭带来重生希望,能在别人黑暗时刻带去微小的一束光,我们责无旁贷。”

让高墙内的人改造好,让高墙外的人生活好,这是监狱民警不变的价值追求。无论身处高墙内外,监狱民警都会循光而往,传递每一份希望,始终步履不停,为每一次新生护航。(完)

0 阅读:4

东北网

简介:黑龙江唯一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