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立冬过后,全国各地气温骤然变凉,许多人穿上了毛衣,以此寻求几分温暖,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北极圈附近,曾生活着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因纽特人”。
据网传资料显示,北极圈一带无法上演四季更迭的浪漫,基本上是白茫茫的一片,时常有刺骨的寒风吹过,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生活,那不就是“找死”吗?
然而,因纽特人就曾在冰天雪地环境下定居,他们凿出一个个大冰块,然后打造冰屋,每天在里面睡觉,甚至光着身子,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存极限的终极考验,难道他们真的不怕冷吗?
我们都知道,北极地区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冬季漫长而黑暗,夏季短暂而凉爽,年平均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极端低温可达零下70摄氏度,据说在这里,太阳似乎永远无法驱散寒冷,即使在短暂的夏季,也难以感受到一丝温暖,想想就知道有多夸张了。
除了温度低以外,此地食物资源也极其匮乏,陆地上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只有少量苔藓和地衣顽强地生存着,虽然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但在冰封的冬季,捕鱼也变得异常艰难。
要想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可北极圈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却在这片冰雪王国里繁衍生息了数千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因纽特人并非天生就拥有超强的耐寒能力,据考证,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种,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北极的极端气候。
经过数代人自然选择,最终保留下来一些特殊的生理特征,就比如矮小身材、厚实皮肤以及浓密毛发等等,能够有效减少热量散失,抗寒能力自然比我们普通人强的多,与其说是天赋异禀,不如说是物竞天择的残酷现实。
前面提到过,北极资源十分匮乏,很难找到树木,取木材建造房屋这条路就行不通了,那因纽特人住在哪里呢?
据了解,早些年因纽特人是住在特制冰屋里的,他们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半人深的坑,接着将切割成大小均匀的雪块,沿着坑的边缘螺旋向上堆砌,最终形成一个穹顶状的封闭结构。
整个过程需要全族人共同参与,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切割、堆砌雪块,有的则负责铲雪或者传递雪块,在北极短暂的白昼时间里,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因为一旦夜晚来临,不仅要面对刺骨的寒风,还要警惕北极熊的袭击。
看到这里,不少人内心或许会产生疑惑,冰屋真的能保暖吗,这可是用温度极低的冰块制造的房屋啊,事实却出乎许多人预料,此种房屋确实挺保暖的,这并不是在开玩笑。
事实上,冰屋保温原理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冰块保暖”,而是利用了雪的特殊性质。
雪本身是一种不良导体,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散失,冰屋的圆形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另外,因纽特人还会在冰屋内部生火取暖,进一步提高室内温度,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冰屋内生火,难道不会融化冰屋吗?
相关资料显示,冰屋的融化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慢得多,由于冰的传热性较差,即使内部温度较高,外部的低温也会迅速将融化的冰重新凝固,冰屋周围开的小孔,既有利于通风、排烟,也可以降低冰屋内部的温度,减缓融化速度。
更重要的是,雪在融化后再凝固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坚硬的冰壳,这反而增强了冰屋的结构强度,使其更加牢固。
睡觉时,因纽特人往往钻进由各种动物毛皮制作的睡袋中,特别暖和,正因如此,他们往往会光着身子,喜欢紧挨在一块睡觉,一旁再点盆火,很难感到冷,甚至更热,他们会将手从睡袋中抽出,趴着睡更舒服些。
住的问题解决了,那因纽特人平日里是怎么吃饭的呢?
据了解,因纽特人的传统食物以肉类为主,尤其是富含脂肪的海豹、鱼类和北极熊等,它们可以为因纽特人提供充足的能量,帮助他们抵御严寒。
因纽特人的生活在我们眼中虽然很苦,但他们却乐在其中,个个都是乐观豁达的,脸上挂着笑容,平日里也会通过跳舞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但在最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北极圈附近海冰慢慢融化,而因纽特人也因诸多复杂原因,生活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明显得到了改善。
传统冰屋早已不是因纽特人所居住的房屋,也和我们一样,住在通电、供暖的房子里,多年前也有了属于自己族群的因纽特文字。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因纽特人耐寒能力依旧出色,据说年龄很小的孩子都能光着脚在冰冷海水中打闹,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因纽特人的生存现状,并与他们携手,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对此,各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参考资料:
生活在北极圈的人吃什么?2017-10-26 08:30·新华网
极地的奇妙邻里——北极熊与因纽特人.2023-12-05 09:22·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24-11-08 16:08·地球村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