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春阶谈参与《雪线上的奔布拉》创作背后故事:我们不是英雄,但靠近了英雄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陈洋洋张珈玮济南报道

7月27日下午,献礼中央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的主题出版力作《雪线上的奔布拉——我给孔繁森当翻译》新书分享会在全国书博会会场西藏展区举办。分享会上,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大众报业集团培训委总监逄春阶向记者分享了他和团队的创作历程。

高原上的13天

“阿旺曲尼是一个特别的人,他是孔繁森在西藏的第一任秘书兼翻译,孔繁森离开后,他在孔繁森精神的指引下,坚守岗巴,甚至拒绝升职离开,留下来用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逄春阶介绍。

“这部作品的成功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逄春阶说,第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国莹,他是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原巡视机构副巡视员,曾担任山东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党委副书记、副领队、日喀则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先后15次进藏。

2022年初秋时节,杨国莹跟逄春阶谈到了孔繁森1979年第一次进藏的故事,聊起了他的秘书、藏语翻译阿旺曲尼的故事。

“第一次听说这段故事,感觉受到了很大震撼。我们就想,如果用阿旺曲尼的视角来写孔繁森,会是什么样的?”逄春阶回忆,经过商量,决定以孔繁森第一次在岗巴援藏的经历为主线,通过阿旺曲尼之口,讲述孔繁森在岗巴三年工作和生活的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以及“我”与孔繁森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山东教育出版社杨大卫社长一听这个想法,马上表态,全力支持,组织最强的编辑团队,保证出版质量。

为了确保访谈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山东教育出版社派出由逄春阶和杨国莹以及杨润勤组成的创作团队,赶往海拔4750米的西藏岗巴县实地探访,那里是孔繁森第一次入藏工作的地方,或许,也是孔繁森精神的发源地。

“真正踏上孔繁森曾经工作过的这片土地上,环境先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逄春阶说,上了高原,立刻对当年的环境有了切身的感受。

一路上,无数故事令他们感动。在高原上采访完,创作团队又在当地整理了与阿旺曲尼有关的大量视频、书籍、工作笔记等材料。可贵的是,当地很多人都记得他的故事。

边采访、边梳理、边继续搜集素材,团队多次商讨这部书的主题、框架。杨润勤负责写初稿,写一章逄春阶改一遍,发杨国莹再改,一章一章往前推进,遇到问题,一起解决。

前后深入调查走访13天,尽管阿旺曲尼已离世,但碎片化的信息,一点一点涌入脑海,阿旺曲尼的形象越来越清晰,稿子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寻找“最纯粹的人”

“阿旺曲尼是藏族人,幼年在寺庙里当过和尚,后从寺庙还俗,他深知,是共产党让他有了饭吃,有了上大学的机会。”逄春阶说。

从1979年起,阿旺曲尼担任孔繁森的藏语翻译兼秘书,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

在创作团队采访过程中发现,在雪域高原,阿旺曲尼总是背着步枪骑马陪着孔繁森,上高山牧场,下田间地头,形影不离。孔繁森言传身教,把阿旺曲尼培养成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从言谈举止到仪容仪表,他总是照着孔繁森做。

有一个小细节令逄春阶印象深刻,阿旺曲尼甚至跟孔繁森学会了制作山东烙饼。因为每次下乡路途遥远,出发前孔繁森都要烙一些饼作为路上的干粮。在阿旺曲尼看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学做烙饼,而是在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此后,阿旺曲尼始终把孔繁森当作人生标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践行着孔繁森精神。

因为那两年的难忘经历,阿旺曲尼发出了“死要死在岗巴”的誓言,多次放弃调动机会。生在拉萨,死在岗巴,是阿旺曲尼一生的承诺。后来,他成为“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日喀则最美人物”获得者。

“我和这本书的初稿执笔人、高级记者、作家杨润勤都不止一次感慨,庆幸参与了这次写作。我们走近了两个心灵纯洁得透明的人——孔繁森、阿旺曲尼。”逄春阶说。

“我气喘吁吁地站在边陲岗巴,遥想着四十多年前孔繁森和阿旺曲尼在风雪中的情景,两个有坚定信仰的人,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年龄,为了一个目标艰难行进,凝结成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逄春阶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六易其稿背后

将孔繁森还原为一个“平凡人”

“参与写这部书的过程,就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孔繁森和阿旺曲尼都是心灵纯洁得透明的人,他们是做人的楷模。从踏上高原开始,我们就解决了一个写作态度问题:这次不是单纯的写作,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接近他们。”逄春阶说。

对于这个来自高原的故事,创作团队格外用心。

记者注意到,这部作品中,创作团队很少用拔高的、高大上的语言。逄春阶说,在语言上,创作团队特意全部采用朴实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用“接地气”的细节来讲述故事。

这次从藏族人角度,以藏族人口吻写孔繁森,是一次叙述角度上的创新,会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第一人称”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从而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故事性。

“我们这一次写作中,就想把调子放低,把孔繁森当成一个普通人、平凡人来写,好像他们活在我们中间,孔繁森、阿旺曲尼就是我们的邻居大哥。”逄春阶说,写作的半年多,创作团队成员沉浸其中,设身处地走进了孔繁森和阿旺曲尼的心里,仿佛在跟他们一起隔空对话、一起生活,不知不觉,竟然超越了生死界限。

“我们这部书不仅要有‘报告’,还要有文学色彩,也要有审美价值,绝不能仅仅是资料堆砌。”逄春阶说,报告文学应该接地气、有温度、有筋骨。近年来,报告文学领域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有报告无文学,现在好多写英雄的书,喜欢用资料堆砌,概念化、单一化、平面化,让读者不愿意读。

这部书前前后后修改了六稿。从大小标题到行文节奏,从主题把握到细节描摹,从情感宣泄到理性思考,大家一起打磨和掂量,整个过程非常愉快。

“如果写一部书,本身修养没有提高,就是失败了。我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是提高了。”回顾整个创作过程,逄春阶说,因为这次写作,自己看到了利他的人的境界,感觉灵魂也跟着变得纯洁了,更谦逊、低调,对一些名和利看得淡了。

“我希望更多年轻人也能加入到报告文学队伍中来。”逄春阶说,报告文学是与现实贴得最紧、靠得最近的文学题材,是文学的轻骑兵。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能关注到报告文学这种形式,也希望报告文学的队伍中不断有新鲜血液进来,一起创作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筋骨的作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