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坏打算做最好准备——探访浙江电力保供一线防汛防台风工作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7-31 15:32:21

六月,江南的梅雨季如期而至。北宋词人贺铸有千古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比起烟雨江南的诗韵,近些年被频频提起的“暴力梅”刷足了存在感。雨不停地下,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自6月9日入梅以来,抗洪成了浙江今年梅雨期的主要任务。

浙江的夏天,从来都很热闹。梅雨、台风和高温,哪一个对电网更具挑战?6月24~28日,记者前往宁波、舟山等地,采访调研供电企业如何统筹应对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影响,筑牢电力防汛救灾安全屏障。

余姚市供电公司对姚江两岸电力线路开展改造升级。摄影/吕洪波

科学预测

将防灾关口前置筑牢安全防线

今年浙江的梅雨可谓是“一入梅即巅峰”。降水密集如注,水位持续高涨,预警不断升级……位于浙东南的百丈漈水库时隔8年首次开闸泄洪,短短7天,浙江最大水库——新安江水库从1孔增至7孔泄洪。为确保汛期电网安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全省1740支抢修队伍2.2万余人坚守一线,守护电网平稳度汛。

防汛防台风,是浙江每年的一道必考题。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浙江,山区面积超过七成,梅雨、台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由此引发的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随机性强、破坏力大。

按照“提高防汛敏感性”的要求,作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防汛抢险救灾主力军的国网浙江电力,聚焦增强电网“气候弹性”和“安全韧性”,健全各级防汛组织体系,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升沿海地区电网抗灾能力,打赢了2021年超强台风“烟花”、2022年强台风“梅花”、2023年强台风“杜苏芮”等一个又一个攻坚战。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在温岭市登陆,造成长三角等地区72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4330条10千伏及以上线路、9.97万个台区停电,影响676.95万客户正常用电。浙江省内,1808条输电线路停运,272.36万客户用电受到影响。

大风肆虐,巨浪翻滚,暴雨如注。每年台风季,都是一场与时间竞速的较量。台风带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风险研判快一秒,损失就少一分,安全就多一分。

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监测预警信息,开展防抗台风的物资和人员准备是电网企业应对台风的1.0版本。“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主要服务社会公众,集中关注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域。而电网设备多位于高山峻岭间等微地形区域,常规的台风气象监测预报在时效和精度上难以满足电力生产运维的实际需要。”浙江电科院电力气象专责王振国告诉记者。

如何针对电网量身定制台风监测预警?2017年,国网台风监测预警中心落地浙江电科院,通过对电网监测数据的优化分析,结合精细化地理数据、电网设计基本风速分区等级,运用边界层理论技术,建立从格点到电网站点资料的多重融合方案,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台风气象监测预报精度低、缺乏针对性、预报周期长等问题。

“在台风频数方面,预计2024年影响华东区域的台风频数总体略偏少,台风强度接近常年。”早在4月份,国网台风监测预警中心联合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等机构进行长期台风活动分析,并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单位发布2024年首份台风灾害长期预警报告。

国网台风监测预警中心从台风全方位监测、台风气象精细化预报、台风灾害精准评估3个方面构建台风监测预警体系。其中,由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站、地面气象雷达站、微气象监测装置、台风移动观测车和台风观测塔组成的全方位立体台风监测网络,为台风气象预报提供数据基础。

台风气象精细化预报可得到高分辨率的预报信息,是台风灾害精准评估的重要参考。从长期预测到短时预警,从整体监测到精确的点位分析,在抗击台风的实践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0年8月1日,针对尚未成型的台风扰动,国网台风监测预警中心发出第一期预警报告。当晚,扰动增强为第4号台风“黑格比”。台风过境期间,该中心预计全省最大风速达每秒37.3米,温州地区乐清市翁垟街道、洞头县大门镇等地存在大风危害,台州红峰支线18号塔等存在风偏和异物外破风险。8月4日3时30分,“黑格比”登陆乐清市沿海,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与预测数值接近。在前期精准预测下,温州、台州两地供电公司作出有效抗击台风预案和充足物资准备,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国网台风监测预警中心已实现对九省两市的14个特高压重要通道台风灾害风险预警,并完成了浙江所有特高压通道4600余基杆塔的三维力学分析数据库建设,预警精确至主材级别。同时,该中心对九省两市区域内约130万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杆塔,实现台风灾害预警能力全覆盖。

舟山供电公司员工前往各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加强偏远海岛供电服务和抢修力量。摄影/汤志成

建强“一张网”

持续提升电网防灾抗灾能力

防台风、抗台风是电网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一张坚强可靠、高度自愈、全面感知、快速恢复的坚强弹性电网正在浙江省全面铺开。山区、城区、沿海因地制宜筑起抗击台风防线。

宁波余姚境内水系发达,每年汛期,处于姚江流域“锅底”位置的余姚城区都面临严峻考验。今年,余姚市供电公司赶在迎峰度夏前,完成10千伏江大C704线的智能化改造工作,让“风雨无忧”民生工程主线部分提前收官。“改造后的线路具备远程遥控隔离功能,可通过远程操控实现秒级停电隔离,有效改善以往水涝发生时的用电问题,进一步保障居民可靠用电。”丈亭供电所生产负责人谭文兵介绍。

宁波常年遭受强台风袭击。2013年,宁波供电公司启动“风雨无忧”工程,对地势较低的环网单元、开关站等实施基础化改造,通过“地下改地上”、抬高基础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配电设备防汛防涝能力。今年,“风雨无忧”工程启动2.0升级版,包括小区配网补强、10千伏配变补强和小区配电设备大修三大项目。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部分山区县深受泥石流等灾害侵扰。位于温州北部山区的永嘉县就比较典型。该县地形复杂,电源较为薄弱,区域负荷需求低,通过传统电网基建方式实现系统补强,建设难、投资大、效益不高。

安全和效益,如何双赢?温州供电公司以防灾为核心,在永嘉北部山区试点建设极端灾害下自愈配电网,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和发电车等机动电源,在灾后实现快速恢复供电,实现清洁、安全、高效三元平衡。

还有被台风频繁“光顾”的台州,电网补强也在持续推进。2020年,当地电力部门投资1000万余元对处于“风口”的温岭石塘镇进行配网改造,将靠海和山上易受台风影响的水泥电杆更换成铁塔。台州供电公司自2020年起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对容量不足的变压器、老旧杆塔进行升级补强,将防汛防风改造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应用“防台风抗灾电网”体系评价平台,通过47个评价指数对沿海城市供电网格进行“诊断”,针对性开展薄弱地区的补强建设。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沿海地区3000余基老旧薄弱和风偏杆塔的改造,在易受台风灾害地区使用全密封、全绝缘、防洪型设备,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温州供电公司员工在溪口村110千伏泰三线47号杆塔开展防汛特巡。梅传双

杭州供电公司运维人员使用智能巡检机器狗自动采集地下综合管廊温湿度等信息。摄影/丁豪

科技赋能

实现资源配置1+1>2

“千岛之城”舟山,四面环海,2085个岛屿星罗棋布。电力线路和供电设备零星分布在86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并通过海底电缆或跨海线路互联。长期以来,除了20个供电所、5个服务站、14个服务组,其他43个无人值守岛屿的人员力量极为有限。

为迎战夏季用电高峰以及减少台风季影响,舟山正在打通“岛自为战”资源链的“神经末梢”。“我们构建了‘3+N’仓储网络,在16个乡镇供电所、4个海岛供电服务站和22个海岛便民点设立物资存放点。”舟山供电公司物资部专责舒琪告诉记者,“借助‘人风水灾物’全景管控平台,梳理当前生产运维的物资库存情况,根据‘一岛一策’应急储备量清册,差异化储备定额,并通过电力物流服务平台,科学制订物资上岛方案,确保台风来临前完成配送。”

“岛自为战”是在数字赋能共同富裕和海洋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由舟山供电公司提出的海岛运维新模式。它借助“人风水灾物”全景管控平台,摸清86个有人住岛屿的“家底”,并对地理、配网、人员、物资等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精准给出不同岛屿的资源组合式“拼盘”。

每年台风来临前,依据平台给出的“一岛一策”,数百名供电员工前往有人住的岛屿。舟山27座海岛变电站以“运检合一”模式运行,各岛屿应急物资按储备定额提前部署到位,自主建设的海岛防灾管控平台全景化展示“人、风、水、灾、物”,实现防台风抢修数智指挥。

从网格化抢修到电子沙盘助力快速决策,从无人机在灾后巡线到结合卫星通信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作战链,从电力灾害恢复指数为抢修指挥提供决策依据到基于北斗技术的“平战一体智慧抢修平台”,输电线路数字孪生平台、变电站自动抽水装置、绝缘子防风固定线夹等防汛抗台风“黑科技”层出不穷,助力抢险更高效。

2016年,“莫拉蒂”台风引发山洪,供电员工奋战87小时恢复受灾地区的供电;2019年,“利奇马”台风席卷乐清大荆镇造成全线停电,温州电网72小时全面恢复供电;2020年,“黑格比”台风正面袭击,仅过去48小时,受灾区域便重现万家灯火。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如大江奔涌而来,渗透到电力保供的方方面面。在防汛防台风的这项常规却重要的工作中,要让电网在台风暴雨下更坚强,主要分为三步:让电源更多元、更灵活,让网架更坚强、更智慧,让复电更快速、更精准。

2024年,国网浙江电力启动防汛防台风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按照一年重点治理、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变电、输电、配电专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提升客户服务保障能力、夯实技术支撑保障手段、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着力实现新建(重建)工程防灾优、在运设备抗灾强、抢修复电救灾快。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万一失防。电网防汛防台风体系为防灾减灾打下基础,不漏一处、不存死角地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不断提高防汛抗台风的整体能力。”国网浙江电力设备部专责赵峥表示。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