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为何不在上朝时杀司马昭,却大张旗鼓地讨伐,事后才知真高明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4-12-06 18:04:22

曹魏皇帝曹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傀儡身份公然率军讨伐权臣的皇帝。

《资治通鉴 魏纪九》: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曹髦眼见自己的权力威势日渐被削弱,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了一句千古名言:

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天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

曹髦就率领宫中卫士、奴仆出宫杀向司马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中护军贾充手下的成济长戈刺杀了曹髦,曹髦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被杀的皇帝。

曹髦的这次公然讨伐行为,从历史来看,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无异于一次自杀性的攻击,曹髦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用这种作死的方法?

曹髦对王沈、王经、王业说要讨伐司马昭

钟会曾经评价曹髦:

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曹髦的才能跟曹植一样出众,军事能力又跟曹操一样出色。

钟会这话是在司马昭询问曹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时,所做的回答,司马昭随后说道:果真如此,那就是江山社稷的福份。

按照钟会的评价,曹髦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曹髦:

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

高贵乡公(曹髦)天资聪颖,学业早成,喜欢探讨经文大义,有从前魏文帝的风采。

评价归评价,你要知道曹髦做了什么事,就会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人了。

曹髦是被司马师和郭太后拥立为帝,这一年曹髦只有14岁,14岁的少年天子曹髦懂得谦让的礼节,到达京城后仍然不敢以皇帝身份就位,而是以臣子身份自居,并以臣子之礼对待太后及百官,这是懂得谦卑。

曹髦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司马师暴毙这一年,曹髦继位才几个月时间,他就策划了一场夺权行动,当时司马师准备把大将军之位传给司马昭,曹髦下诏让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领军队回京城,这明显就是削夺司马昭的兵权。

司马昭老奸巨滑,识破了曹髦的计划,钟会与傅嘏商议上书给朝廷,让司马昭率领军队回京,14岁的曹髦由于在朝廷之中没有党羽和支持势力,这次的政变以失败告终。

计划虽然失败了,但曹髦无疑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他只是缺少经验与支持力量,毕竟只有14岁,太年轻了,能做到这样就相当不容易了。

曹髦15岁时,与大臣讨论姒少康与刘邦的才能谁强谁弱,大臣们都认为刘邦能力更强,只有曹髦认为姒少康能力强,理由是:

夏朝已经衰败,姒相被杀,姒少康聚集夏朝的遗老遗少,恢复了夏禹的功绩,有再造夏朝的功劳。而刘邦违反圣人的法度,多次使儿子、父亲处于危险之中,他去世之后,国家几乎灭亡,如果刘邦与少康互换时代,也许不能复兴夏禹的功绩,因此少康强于刘邦。

这件事其实很敏感,问题的关键不是刘邦与少康谁的能力强,而刘邦与少康的身份不同,少康是夏朝的中兴之主,刘邦是汉朝的开创之君,夏朝自第三代君主姒太康开始,朝政被权臣夺走,夏朝几乎灭亡,是姒少康诛杀了权臣,恢复了夏朝。

曹髦推崇少康,想中兴曹魏

曹髦推崇少康的真正目的是:想自己成为少康,然后像少康一样中兴曹魏政权。

这说曹髦心中一直有大志,哪怕他年龄小,他一直记得要中兴曹魏,并且一直在寻找机会。

那么曹髦为什么不在朝堂之上诛杀权臣司马昭呢?

很简单,一是没机会,二是即使有机会,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权臣对自身安全都是相当重视的,从董卓开始,东汉末年就已经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董卓为自己在眉县建造了一座坞堡,平常不上朝的时候,董卓就住在坞堡之中,坞堡城墙很高,储存了很多粮食,还有重兵把守。

董卓只是没有想到吕布的背叛,否则凭朝廷那些人,很难杀死董卓的。

曹操控制汉献帝时,也是类似的方法,异地控制皇帝,汉献帝在许昌,曹操平时要么在外征战,回京后要么住在家乡谯县,要么住在邺城。

即使是面见天子,也是带着军队来的,刘协敢杀曹操吗?当然不敢,即使有条件杀,但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曹操的军队会反杀过来。

司马昭跟当年的曹操是一样的,曹魏政权的全部兵权都在司马昭掌控之中,从司马懿开始,司马氏就控制了曹魏的兵权,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的培养,他们提拔了大量的亲信,曹髦身边的卫士、奴仆一大半都是司马昭的人。

曹髦在朝堂之上根本没机会杀司马昭,即使有,曹髦也不敢冒险,他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自己也死了,那么即使杀了司马昭又有何用?

朝堂之上,曹髦没有机会杀司马昭

既然曹髦没机会杀司马昭,为什么又大张旗鼓地讨伐司马昭?这种做法不是跟自杀一样吗?

其实曹髦并不傻,他知道自己无论想什么办法杀不了司马昭,既然杀不了司马昭,曹髦就想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办法:玉石俱焚。

曹髦想用自己的生命来抹黑司马昭,延缓司马代魏的进程,他不惜以自己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杀为代价,也要阻止司马代魏,激起全天下人怀念曹魏而反对司马氏。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曹髦讨伐司马昭的整个过程就是他故意要这么做的。

《晋书·文帝纪》:五月,天子以并州之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封帝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

曹髦当时被迫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并建立晋公国,跟曹操当时建立魏公国一样,建立公国是篡位非常重要的一步,意味着独立的晋公国将要出现。

司马昭当然是做样子,假意推辞了,如果曹髦什么也不做,接下来按照程序,司马昭一定会称晋公,建立晋公国,之后就是称晋王,建立晋王国,跟曹操的流程一模一样。

曹髦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没有时间留给曹髦了,曹髦必须要延缓晋代魏的进程。

讨伐前,曹髦把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召来,告诉他们要讨伐司马昭,这三人之中除王经之外,另两人就是司马昭的人,曹髦告诉三人后,并不限制三人的自由,任由他们通风报信,曹髦这是在打明牌,就是故意告诉司马昭,此为其一。

曹髦讨伐司马昭,是大张旗鼓的,生怕别人不知道

其二,曹髦讨伐司马昭前,还向郭太后禀告,这种事不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吗,郭太后与司马师、司马昭一直合作得很好,曹髦就不担心郭太后偷偷告诉司马昭吗?当然不担心了,他是故意的。

其三,曹髦率领卫士、奴仆出宫讨伐司马昭时,是大张旗鼓的,是与众人一起呼喊着出宫的,看史书记载:

《资治通鉴 魏纪九》:帝遂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

注意“鼓噪而出”四个字,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

《魏氏春秋》:入白太后,遂拔剑升辇,帅殿中宿卫苍头官僮击战鼓,出云龙门。

《魏氏春秋》就说得更明白,曹髦出发时还击打战鼓了的,这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曹髦要讨伐司马昭吗?没错,这就是曹髦的主意。

《资治通鉴 魏纪九》:中护军贾充自外入,逆与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

其四,曹髦作为皇帝,亲自拔出剑拼杀,砍人是皇帝的事吗?曹髦自己拔剑去砍人,就有可能被人给砍了,这是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没错,曹髦就是故意的,他一心求死。

曹髦希望死在光天化日之下,越多人知道自己被杀,对曹髦越有利,这事闹得越大,对司马昭越不利,司马昭当时毕竟是臣子,曹髦才是君,以臣杀君,是大逆不道,这显然会引发天下人讨伐司马昭。

《晋书·帝纪·第二章》:帝召百僚谋其故,仆射陈泰不至。帝遣其舅荀顗舆致之,延于曲室,谓曰:“玄伯,天下其如我何?”泰曰:“惟腰斩贾充,微以谢天下。”帝曰:“卿更思其次。”泰曰:“但见其上。不见其次。”于是归罪成济而斩之。

此事发生后,司马昭召诸臣议事,仆射陈泰没有来,司马昭派陈泰的舅舅荀顗去叫他,迫于压力,陈泰来了,司马昭在密室中对陈泰说:今天的事天下人如何看我?

陈泰对司马昭表示不满

陈泰说:只有腰斩贾充,才能以此谢天下。司马昭说:还有没有退一步的办法?陈泰表示没有,司马昭不说话,但没有杀贾充,诛杀了成济三族。

成济就是个替死鬼,天下人都知道主谋是司马昭,陈泰是陈群的儿子,陈群是为曹丕设计九品中正制的颍川士族,荀彧死后,陈群为颍川士族领袖,他的儿子陈泰都因为这事自杀了,这就是司马昭弑君事件的副作用。

这事发生后,司马昭篡位的流程中断了,整整三年时间,司马昭依然没有称魏公,篡位流程没有任何进展,尽管他又选择了曹奂当皇帝,但由于弑君事件的影响,司马昭无法改变当前局势,这正是曹髦所希望的。

万般无奈之下,司马昭在曹髦被杀的三年后,也就是公元263年,发动伐蜀之战,司马昭提出设想时,几乎没人同意,邓艾都反对,只有钟会迎合司马昭。

伐蜀之战就是为司马昭为了转移弑君注意力,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结果很意外,钟会与邓艾居然灭亡了蜀汉,这是司马昭也没有想到的。

263年十月,司马昭就迫不及待的被加封为晋公,264年三月,司马昭就被加封为晋王。

看到了吗?曹髦被杀的三年中,司马昭没有任何举动,也没有任何篡位的流程,直到魏灭蜀之战爆发并取得胜利,司马昭为自己捞到了政治资本,他连掩饰都不想掩饰了,在几个月时间内,就封到了晋王。

曹髦当街被杀

唯有加封为晋王,下一步就能称帝,就被逼魏帝曹奂禅让帝位,然后还要三次推辞,所有的流程都不能少,必须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操作。

曹髦的死延缓了司马昭篡位三年的时间,可惜了,曹髦的运气不够好,而司马昭的运气太好了,一次伐蜀就直接灭亡了蜀汉,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

那么曹髦死得可惜吗?

并不可惜,至少延缓了三年时间,曹髦不想像汉献帝一样老老实实地把帝位让出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轰轰烈烈地死,曹髦选择了死在大庭广众之下。

曹髦不能自杀吗?

能自杀,但是没有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杀的好处多。而且自杀这种事知道的人不多,容易被司马昭篡改历史,不像光天化日之下被杀,知道的人太多,历史也不好改,事后才知道真高明。

0 阅读:2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