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用中文发表演说。美方工作人员上前提醒丁肇中,要求他不许用中文,没想到被丁肇中一句话给怼了回去,打脸了无数美国人! 站到领奖台上的丁肇中并没有多惊喜,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丁肇中知道这是自己应得的。只是,看着眼前的话筒,丁肇中不由得陷入沉思,融入他血液之中的中文就在嘴边,他是否要说出来呢? 跟那些后来去美国进修的科学家不同,丁肇中是在美国出生的。那是在战争年代,他的父母亲都是中国人,还都在大学当教师。 当时,丁肇中的母亲已经怀孕,但还是跟着丈夫一起前往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原本按照正常时间来看,等回国后才会到预产期,可没想到在美国时意外早产。 在丁肇中两个月大的时候就回到了祖国,彼时,因为战乱频发,父母为了保护他的生命安全,只能将他藏在家里亲自教书。 直到12岁那年,丁肇中跟随父亲去了我国台湾,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高智商,丁肇中学什么都很快,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虽然不得已跟着父亲四处转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 不出意外,他顺利考上了台湾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就去美国深造去了。 时隔20年,再次踏上美国这片大陆,丁肇中内心无疑是复杂的,他虽然有美国公民的身份,但却没有真正地走在这片大路上。 只是,虽然那时候的美国发展水平远超我国大陆,可看着眼前一个个不同于自己的白人,丁肇中并没有丝毫归属感。 初到美国时,丁肇中进修的是数学,可在日复一日地学习中,他又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于是三年后,他就顺利拿到了双硕士学位,之后便开始专心攻读物理学博士。 年仅26岁,丁肇中就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无疑是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在上学的这些年里,丁肇中的优秀早已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因此在毕业后直接到了研究院工作。 在日复一日地研究之中,丁肇中提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寻找新粒子”。这个计划受到不少人的嘲讽,几乎没人相信他能有所突破,除了丁肇中自己的团队。 两年后,J粒子诞生,这在世界物理学界都引起轩然大波,这标志着人类对粒子物理的研究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突破! 也正是因此,丁肇中获得了诺奖。作为一名有着美国国籍的科学家,丁肇中出现无疑是十分长脸的存在,可没想到他在发言时使用的却是中文。 面对美国工作人员的提醒,丁肇中风轻云淡地说:“你管不着。” 在丁肇中的发言中,没有对美国的感谢,只有对中国的期盼。他希望借助自己的例子,告诉祖国无数青年实验的重要性,这也跟毛爷爷的观点“实践是真理的标准”不谋而合。 后来,在邓爷爷的邀请下,丁肇中时常回来进行学术交流,为祖国培养出了无数物理人才,为我国物理学的研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信源:诺奖答词中唯一一份中文手写——北方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