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逐渐成了吃不起的样子,螺蛳竟是保护动物?还有一百余项专利?

老刘谈知产 2022-09-30 17:40:22

在最新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中,“螺蛳”赫然在列。

广大螺蛳粉爱好者惊呼:螺蛳成国二了,以后还能愉快嗦粉吗?

此“螺蛳”非彼“螺蛳”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惊慌,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科普,此次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螺蛳”并非我们常吃的螺蛳粉的“螺蛳”。(科普文章很详细,有兴趣可自行搜索~)这里总结一下,被列为国二的是学术上的螺蛳,和老百姓平时说的螺蛳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螺蛳粉相关专利达百余项

不过在搜螺蛳的过程中,小合无意间发现,如今的螺蛳粉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的路边摊或是街边苍蝇馆的朴素模样了。

根据柳州新闻网报道“柳州螺蛳粉产业去年实现发明专利‘零’的突破后,专利授权已达67件,同比增长116%;今年前5个月,专利授权达61件,同比增长205%。”

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已有相关专利169件,其中发明4件、实用新型86件、外观设计79件。

除了柳州之外,在专利查询系统中搜索“螺蛳粉“一词,(数据截至2020年)共搜到408个专利信息,其中发明专利有317件、外观设计专利有63件、实用新型专利有28件。

从辣油生产系统、酸醋生产系统、螺蛳汤料生产系统等生产工艺系统,到流水线上搅拌配料用的设备,你手中的一碗螺蛳粉可能身兼多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另外,检索中还发现无人售卖螺蛳粉机和智能螺蛳粉烹饪机器人的专利,扫个码两分钟做出一碗粉,即便是这种贩卖机现在早已不算稀奇。

不仅是螺蛳粉产业,在万众创新的当下,专利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是产业创新升级的见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也是个人职位晋升的重要助力,专利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名词,它就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0 阅读:23
老刘谈知产

老刘谈知产

欢迎咨询有关任何知识产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