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践行“两山”理念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

掌上春城讯近日,东川区汤丹镇中河村的稻田一片碧绿,头戴草帽、高卷裤脚的农民在田里忙碌,这里种植的稳糖米将在秋日迎来丰收。

原来的中河村,山高谷深、土地狭窄、气候炎热,大片泥石流荒滩寸草不生。去年年中,挖掘机响了整整一个月,修沟打坝、引水分水,一个石梯田被开垦出来,荒滩上长出高附加值水稻稳糖米。

荒滩披绿助农增收,这是东川区小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胆尝试。从泥石流治理到生态恢复,再到如今农业产业兴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东川区围绕“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定位,践行“两山”理念,着力做靓生态、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文旅“四轮驱动”,推动山川复绿、产业复兴,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绿色蝶变,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东川样本”。

向荒滩要绿洲农土特产品出滇入沪

“开荒的那段时间可谓是头顶烈日、脚泡水,说不辛苦是假的。”中河村党支部书记曾玉兵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由党员、干部带头签字入股,把有限的粮田交由村集体公司营运,并引进省外农业科技公司打造稳糖米种植试验田。引进的公司还有意向投建布局下游米线、米粉产业加工基地,在带动务工增收、促进产业转型的同时,把东川优质农土特产品卖到省外。

今年3月,东川区在上海市普陀区成功举办“山海连心·产业协同”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产业园招商引资推介会,邀请47家企业参加,发布《东川区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产业园规划》,签约东川春禾智慧农业产业园、现代蓝莓产业园及花海示范基地等19个项目。

从展会展销到项目签约,东川区的农土特产品从山里走出去,把平台和资金引回来,东川区不仅要种出好的农土特产品,还要发挥其更大作用。

东川区持续推进“云品入沪”,打响东川农土特产品品牌。“东川大集”第四季系列活动首次以“红土优采”冬季农产品发布为主题走进上海,并在上海设立固定集市“彩果云”,搭建“云品入沪”重要平台。截至去年底,销往上海地区的东川农土特产品销售额达5887.77万元,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矿渣变宝物走绿色发展新路

把雨水进行吸、蓄、渗、净,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后加以利用,这是对海绵城市的形象描述。而这些能吸水、能放水的透水路面砖,原材料来自东川,也产于东川。

在东川区碧谷产业园区,云南中洲海绵城市建材有限公司的4条进口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行,生产线能生产透水路面砖,还具备水洗、喷涂、混色布料、抛丸等高端深加工设备和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川境内铜矿储量丰富,但随着矿藏开采,也会产生矿渣等固体废物,而公司产品的原材料正好就是这些废物。产品生产时,充分利用东川优质河砂资源及矿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将开发、保护、治理工作有机结合,使东川成为全省重要的海绵城市建材基地,使东川河砂换一种形态走出去,同步破解河砂资源运输瓶颈问题。

近年来,东川区坚定“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信心,利用丰富的河砂资源以及选矿、冶炼产生的矿渣等固体废物,于2022年建成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走出一条“河砂变废为宝、矿渣固废生金”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初步形成以铜、磷、稀贵金属、危废处理为主的循环经济。

据统计,东川的海绵城市建材基地年综合利用砂石料50万吨、矿渣8万余吨,透水新型建材在全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打造“趣玩东川”品牌创新做活文旅

今年“五一”假期,东川全区累计接待游客44.36万人次,同比增长38.19%,旅游收入3.17亿元,借助泥石流汽车拉力赛的热度,“趣玩东川”再度引流,文旅产业交出亮眼答卷。

坐帆船赏金沙江风光、在沙滩感受夏日风情,作为新晋旅游目的地,拖布卡镇临港左岸营地越来越火爆。从一个移民搬迁社区到如今的旅游热门目的地,社区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云南湖悦山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合800余万元资金实施临港左岸旅游项目,运营帆船、皮划艇、摩托艇等水上娱乐项目,配套建成含有音乐小酒吧、露天KTV、特色饮品等业态的2.7万平方米沙滩营地。

东川区依托泥石流冲刷在河谷地带形成的独特地理环境,将“泥石流河床”改造成“永不重复的赛道”,连续举办18届的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与“环塔”“中国大越野”共同成为全国三大精品越野赛事。以泥石流汽车拉力赛为引爆点,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打造令人向往的“趣玩东川”全域旅游品牌,“东川大集”持续升温、临港左岸借势出圈、牯牛山顶游客云集、七彩红土地登上热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