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卫庄公(前卫庄公)的夫人庄姜是齐国太子的妹妹,相貌美丽,但嫁给卫庄公后却一直没有生下孩子,卫庄公的次妃厉妫(gui),如庄姜一般,也是没有给卫庄公生下一男半女。
卫庄公急了,便娶了次妃厉妫的妹妹戴妫,生下了一子名姬完,庄姜便把这个孩子收养成为自己孩子,以期他能继承王位。但谁知,卫庄公生下大儿子姬完后,就像打开某股“封印”般,一连又生下四个孩子。其中,幼子孝伯早逝,剩下的四个孩子中,当数卫庄公与宫女生的儿子州吁,最受卫庄公宠爱,性格也最是暴虐。
卫国大臣石碏(que)的故事便围绕着姬完、州吁和自己的儿子石厚三个人展开。
卫庄公家庭关系图
州吁杀兄公元前719年,卫庄公去世,去世后立姬完继位,后世称之为卫宣公。卫宣公从小性格比较软弱,再加上州吁性格暴虐,且深受卫国前任君王喜爱,所以卫国的朝堂上,经常便是州吁一家独大,石碏无奈下辞官养老。
一天,酒足饭饱的州吁,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弑君自立!”便急忙找自己的发小石厚(石碏之子)来一起商量。
石厚和州吁两人的关系,就是同衣同食、抵足而眠的铁哥们,对铁哥们的大胆想法,石厚当然是举双手支持,还给州吁出主意说:过几天,你老哥卫宣公要去吃一场宴会,咱们何不在“门外预付甲士五百”,喝几轮酒后,你就抽出剑来,杀掉卫宣公,然后我们的士兵进来清除异己,“诸侯之位,唾手可得”。
州吁听完,不仅眉头一挑:妙啊!此计甚妙!
过了几天,趁卫宣公外出赴宴时,州吁依计而行。饮宴中特意向哥哥卫宣公敬酒,卫宣公看到是老弟敬的酒,想也不想的就伸手去接,州吁便假装没拿好酒杯,酒洒出了,要去重换一杯。卫宣公没有防备,只是宠溺的笑了笑,便任由州吁绕到了自己身后。说时迟那时快,州吁趁此机会,抽刀刺出、“刃透于胸”,卫宣公当场毙命。
杀了老哥后,州吁便继位,成了石厚父亲石碏的君王。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左传》
石碏的隐忍石碏虽然在卫宣公即位后,便当朝辞官。但是,辞官后,却并未归隐,反而一如往常般心系庙堂。当他听闻州吁弑君自立时,胸中自是难言的惊诧,听闻自己的儿子石厚是州吁的帮凶时,更是增生一股愤怒: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卫国忠臣,都怪我生了个不孝子,家门不幸啊!
惊诧、愤怒之余,石碏想了想,自己现在也干不过儿子和州吁,便只能强压愤懑,选择从长计议。但石碏也明白,自己正在逐渐老去,如若不尽快匡扶社稷,很可能让乱臣贼子笑到最后,这该怎么办?命运总是喜欢弄人,州吁还没开心两天,石碏的机会便来了;
石碏的机会州吁继位后,石碏假意奉承,再加上儿子是州吁宠臣的缘故,很快的便博得了州吁的信任。随后,石碏向州吁建议:外面对你继位的事,传的沸沸扬扬的,你需要一场战争,来奠定自己地位。那个好多年前,不是郑国打过咱们吗?咱们打回去恰好立威邻国。
州吁听完,不禁流露出了赞许之意,或许还有一丝骄傲,哥哥都没收服的臣子,如今在吾的胯……咳咳,帐下效力,我果然有王霸之气,立即答允到:妙啊!此计甚妙!
州吁继位才三日,便整顿军事,向周围国家诉说:郑国国君郑伯杀弟囚母,不是好孩子,咱们一起去揍他。
即将登场力挽狂澜的卫桓公
很快的,州吁纠集了陈、蔡、宋、鲁四个诸侯国,前去郑国干架。五打一,郑伯为保存实力,便佯败于州吁。州吁得胜回国,对石碏愈加信任,百姓们则开始唾弃石碏甘于堕落,竟与弑君无道的君王同流合污。
没过两天,石碏便又对州吁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你应该亲身去陈国找陈侯送送礼,让陈侯(陈侯是周平王的亲信)给周王说说情,给你赐下诸侯王的衣服鞋帽,国人不就会服从你了吗?
州吁听完石碏所言,感慨道:妙啊!此计甚妙!
州吁依计而行,想着我刚与陈国一起出兵打了郑国,俗话说:男人的三大友谊之首便是:“一起扛过枪”,我亲身前去,肯定能被陈侯好生招待,于是便亲自带人去陈国。果然,得了一通“好生招待!”
陈国襄助石碏州吁出发时,并不知道,石碏写给陈国大夫的一封信,已经先他一步出发了,如果,州吁知道心中的内容,肯定不会如此乐观,反而会调转车队提刀,宰了石碏那个老匹夫。
石碏和陈国大夫子鍼是好朋友,石厚在州吁出发后,给子鍼寄去了一封信,委托他转送给陈恒公,石碏在信中写道:
外臣石碏拜致书陈贤侯殿下:卫国褊小,天降重殃,不幸有弑君之祸。此虽逆弟州吁所为,实臣之逆子厚贪位助桀。二逆不诛,乱臣贼子行将接踵于天下矣!老夫年耄,力不能制,负罪先公。今二逆联车入朝上国,实出老夫之谋。幸上国拘执正罪,以正臣子之纲。实天下之幸,不独臣国之幸也!
陈桓公看完义愤填膺,大夫子鍼又在旁边细数州吁之恶行,曰:““州吁新立,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
陈恒公说:“善!”
待石厚和州吁两君臣,刚入陈国大殿,陈恒公一声令下便擒拿住了二人。石碏派右宰丑,前去陈国杀州吁,并派一臣大义灭亲杀掉了自己的儿子,迎立公子晋为新任卫国君王。自此,陈、卫交好,卫国人民又重新安居乐业了下来。
石碏大义灭亲的举动赢得了,无数史学家和诗人的夸赞和认可。史料《春秋》中,更是对石碏给予极高评价,称他为“纯臣”!后人有诗称赞石碏曰:
明知造逆有根株,何不先将逆子除!
自是老臣怀远虑,故留子厚误州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