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古言,“无德之人,不足以待”,没有道德的人,到处会遭到大家的唾弃。古人云,“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人数一旦多了起来,各种各样的形态的人,良莠不齐,都会出现的。道德修养是衡量人的标准,道德修养的高低,是判断好人和坏人的基本标准和条件。农村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整体,存在着各种层次道德修养的人,参差不齐,很难规范统一。因此,农村有句俗语,“无德之人,一看便知”,有很多人认为,多半有3种突出表现,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三个突出表现,来判断无德之人。①,农村无德之人,擅自狂妄自大好高骛远,毫不谦虚。农村有些人,经常爱吹嘘自己,标榜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多么的能干,是非常了不起的人,言辞比较高调夸张。
但在实际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无能之辈,只是好高骛远,对实际行动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对干事情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种人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容易误导人的,对解决问题是一种负能力,甚至起到破坏作用,是一种不道德的真实体现。因此,在农村若是有人这样如此地夸夸其谈,擅自狂妄自大,毫不谦虚谨慎,这人必然是一个“无德之人”,所以,只要有人出现这样的行为,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地断定他是个“无德之人”。②,农村无德之人,做错了事从不反省自己,反而喜欢抱怨,指责他人。做事情容易做错,是一种人之常情,每一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够反省自己,认识错误,接受批评,学习经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就会避免以后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好人,有用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
而农村有一些人,则恰恰相反,当做事情的时候犯了错,总是寻找各种原因和借口,抱怨他人,指责他人,把自己犯的错误,都归结是人家的,把责任全推给他人,让人家给自己当替罪羊,逃脱人家的指责,推卸责任。当然,农村这样的人是缺乏道德修养的人,不敢承认错误,是不道德的人,因此,在农村只要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判断认定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一眼就能判定。③,农村无德之人,没有同情心,遇事不讲道理,只会为自己考虑。在农村经常发现,有人出现了困难,发生了事故,出现了危险,非常艰难的时候,正需要他人的帮助、关心和救助。但是有些人,不仅不去帮忙,伸出温暖的手,帮扶一把,反而不同情,不理解,认为是应当的理所当然的,毫不讲道理,他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就是一种缺乏道德修养的人,不能算是一个有道理的人。
农村一旦发现有这种没有同情心的人,遇事不讲道理的人,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好处的人,都可以一眼判定为一个缺少道德修养的人,是一个“无德之人”。总而言之,古人云:“无德之人,不足以待”,农村没有道理的人,将会失去周围人帮助,失去人心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将会被人家唾弃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道理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