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这条路,藏着百年古井和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8-17 18:21:44

这条路上,

藏着百年古井和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

今天,一起来认识定海留方路

留方路位于定海老城北部,南起昌国路,北至留方井。南段旧称仓河底或仓河头,因旧有县仓河得名。北段旧称傅家桥下,经查1926年测绘的《定海县城厢全图》附近无河及桥梁,名称来历尚不清楚。

1926年《定海城厢全图》中的留方路一带

1966年仓河底(头)改为光辉路,1981年重修路面改称为留方路,由中北端的留方井派生得名。

说起留方路,绕不开大名鼎鼎的留方井!

旧时定海古城的饮用之水,都由镶嵌在古城的各个角落的古井供给。洗汰和浇灌用水则主要由遍布城区的河道保障。在定海古城内外的44口古井之中,留方井以其特殊的出身和悲壮的故事,成为定海名气最大,文化底蕴最深,最令人难忘的水井。

留方井,虽由三个井栏组成,实为一口水井,南北两侧刻有“留方井”三个字,井口半径0.322米,占地面积约4.69平方米,井沿用石板砌起呈覆斗状,井水清澈甘洌。

留方井

民间传说,留方井开凿于元末,因纪念元末农民起义军方国珍而得名。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至正九年(1349)春,台州黄岩洋屿(今台州市路桥区境内)人方国珍起义。至正十五年(1355)春,方国珍率起义军占领昌国。

方国珍义军驻舟山达12年之久。在这期间,方国珍实施保境安民,鼓励农工学商,轻徭薄敛,修筑塘堤,兴建桥梁等政策,舟山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船舶修造业也更加兴旺。民间传说方国珍离开舟山群岛时,上千人阻道求留。方降明后,百姓将方国珍义军挖的饮水池称为留方井或方河,意为留恋方国珍。

留方井路一角

留方路一角

鸦片战争期间,留方井也见证了定海军民抗英的事迹。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殖民者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当年农历六月,英国侵略军3000余人攻陷定海。定海知县姚怀祥满怀悲愤投龙峰山下梵宫池殉国,典史全福誓死不降,悬梁自尽,时任军营书记官的李昌达,投留方井自尽殉节,次日其妻房氏也投留方井随殉。

为纪念李昌达夫妇及战火中殉难的定海军民,同治七年(1868)邑人谷兰亭将原方河改建成三个口的水井,并在原方河水池西端旁竖了一块镌有“义士李先生殉难处”的石碑,该碑坐西朝东,题额2行,碑文9行直书,凡134字,记载了李昌达生平及立碑始末。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1934年4月17日游定海时,曾作一首《游定海即事》诗。其中,“仓河头巷碑留跋……殉国义民李昌达。城可拔,地可割,匹夫有志不可夺。”等句即为颂扬李昌达的精神。

留方井是舟山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军的历史见证,充分表现出舟山人民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1979年6月,被列为舟山地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今仍为定海区昌国街道留方社区重要的生活用水井,群众在洗汰之余,也常在井边忆历史故事,谈家长里短。

留方路局部

留方路上,还有不少民国建筑旧址…

留方路1号的陈坤老宅和14号康五房老屋,均为市文物保护点。康五房老屋建于清末民国初年,为旅沪商人康荣昌所建的三合院,占地面积403平方米,建筑面积308平方米,房子本来有前后二个院子,现主要有正屋与左右厢房的三间房和前屋构成。20世纪70年代,北厢房曾是留方居委会的办公住所。

1971年留方路一带鸟瞰

旧时的留方井北侧有方河头(弄)和恒丰酱园弄。1981年以后,方河头(弄)住宅也按留方路编号,成为留方路的一部分。恒丰酱园弄因恒丰酱园而得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称为恒丰弄,南起留方井侧,北至书院弄,石板路面。恒丰酱园开设于19世纪20年代,总店设在道头区域,恒丰弄内作坊实为恒丰酱园的醋厂地址。

与留方路相邻或相交的弄堂还有大田园跟、荷花井弄、颜家弄、杨家弄、帅旗弄和书院弄等,大多为承载了许多历史故事的重要里弄。其中,大田园跟旧作大地园跟,因弄内旧有小片菜园得名,南起昌国路,北到荷花井弄。清代和民国时期,大田园跟弄内建有土地祠。

留方路康五房

0 阅读:16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简介: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