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家:吕国忠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主任
采访者:黄玲玲《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黄玲玲)在很多灾难性事故现场,你都有可能看到身穿三种不同颜色衣服逆行奔赴现场的身影,橙色是消防员,绿色是军人,白色则是医生。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委、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主任吕国忠教授便是“白衣大军”中的一员,自成为医生开始,他便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灾难性事故救援前线,这种紧张忙碌的状态已经持续了30多年,但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吕国忠仍感到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两件事坚定了他从事“烧伤”工作的决心
“初中时我得了关节炎,父亲经常带我去医院看病,那时的医院缺医少药、设备老旧、拥挤不堪,但是医生的从容镇定、医者仁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起儿时的经历,他坦言那时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颗从医的种子,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打上一把伞。
刚被分配到医院时,吕国忠对胸外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断臂残肢、焦黑的皮肤,抑制不住的呻吟……当轮转到烧伤外科,看到那么多惨不忍睹的患者痛苦地躺在病床上,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当时无锡地区冶金、化工企业较多,基层安全生产意识的不足导致爆燃事故频发,总有很多烧伤患者被送到医院。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走烧伤这条道路的原因与两件事有关。第一件事与一位消防员患者有关。彼时,一批消防员战士为将一些易燃易爆物质转移出公共场所而集体受伤,消防站长更是情况严重,烧伤面积超90%,几乎没有几块完整的皮肤。这位站长的救治便是吕国忠全权负责,经过一个多月精心的救治,患者康复出院。“他康复出院后,给我带了10斤自家种的花生。”这是吕国忠第一次收到患者送的礼物,小小的花生给他带来大大的触动,想到自己救了一位“英雄的消防员”,他的心中感到无比自豪,作为医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二件事与运送患者有关。那时无锡地区救治烧伤患者的能力与医疗水平有限,经常需要将患者运送至上海救治。每次带着患者到上海的大医院,吕国忠常会被当地医生的批评:“这点伤你们那儿都治不了么?”“长时间在路上会耽误救治,你们当地就不能先做好准备么?”诸如此类的话语钻进吕国忠的耳朵后,令他在手足无措的同时,心中也十分不服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烧伤做起来?我们差在哪儿了?”另一方面,看到患者不能在本地得到及时救治,他也备受煎熬,如坐针毡。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路清晰,要以问题为导向发展烧伤外科,不断增加科室内涵。”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为提升烧伤外科救治能力,吕国忠不断学习,1991年与2001年分别赴北京积水潭医院以及往加拿大多伦多市Summybrook医院烧伤中心及温哥华市总医院烧伤中心进修,誓要学成烧伤领域的顶尖技术和治疗理念,在无锡建成一支高水准的烧伤医疗“铁军”。
去北京进修时,除了学习了当时的新技术新理念,他也得以静下心来读书,不断打牢基础,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经过学习,应对临床上的各种困难更加得心应手,也更有底气,临床的治疗效果更是大大提升。”
而加拿大的半年则给了吕国忠另一种层次上的提升。2001年,吕国忠的工资不足100元,但国外带他的老师年收入则达60万加元。除了收入悬殊,与之相比,国内外设备条件天差地别,用过的橡皮手套要反复清洗再利用,用过的绷带清洗消毒后还可再用两三次。治疗理念也大为不同,吕国忠坦言:“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回国后他写了一篇《我国与加拿大在烧伤外科方面的不同点和差距》发表在了《中华烧伤杂志》上,文章发表后反响热烈。
在他的带领下,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伤外科捷报频传,先后创建成功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江苏省烧伤紧急医学救治中心,在成批危重烧伤救治、各种烧烫伤、深度烧伤后期的功能整复、外伤及术后瘢痕畸形整复、手外伤及手功能重建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两次荣获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重大贡献奖。
一个难忘的生日
一碗馊掉的长寿面
尤其在各种突发事件的救治中,吕国忠带领的团队不断脱颖而出,逐渐受到上级的重视。
2014年江苏昆山“8·2”大爆炸发生的那天,正是吕国忠的生日,一家人在千岛湖游玩,妻子为他这个生日策划良久。当接到省应急办的电话,要求他第一时间赶赴救治现场时,吕国忠毫不犹豫地选择折返,乘船、高铁、转车,历经波折到了苏州,帮助当地医院制定救治方案后,又立刻回到了无锡,因为当时30多名伤情严重的患者被转到无锡三院。面对救治重任,他作为总指挥,紧急启动群体性烧伤应急救治预案,为每名伤员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根据专家会诊意见进行完善。当看完最后一个患者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饥饿感袭来的同时,护士长拎着一个蛋糕和一碗面来了,原来是吕国忠妻子特意为丈夫准备的,此时的面条已经完全馊掉了。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生日。但多日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他带领团队创造了单家收治患者最多、伤员病情最重、救治压力最大、救治效果最好、人均费用最低“五个最”的救治奇迹!
“6·18”泰兴工厂爆炸、“7·4”惠山隧道爆炸……近年来,吕国忠率团队多次出色地完成省市多批成批烧伤危重患者的救治任务。
优秀的品质团队协作
一个都不能少
在吕国忠看来,烧伤在整个医学领域中是一个很小的,甚至不为人知的一个专科。烧伤医生面对的大部分患者都是底层工人或民众,他们的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甚至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都相对较弱,一般很难受到关注,发生欠费的情况也很常见,这就需要烧伤外科医生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有更好的医德。
另外,他强调,一个烧伤患者成功要想得到救治与康复,必须重视团队的力量。在加拿大乃至北美地区,一支完整的烧伤治疗队伍,应该包括烧伤外科专科医生、治疗护士、麻醉师、营养师、理疗师、呼吸科医生、康复治疗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甚至还有音乐治疗师。他们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在2003年,成为科室主任后,吕国忠非常重视团队的建设,从一个医生到一个医疗组,从谁收治的患者谁管到统一分配团队管理,实行三级查房制度,不断凝聚团队的力量,绩效透明,大家劲往一处使,才使得烧伤外科越走越远。
“从不是市重点,到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从学会省级委员单位到副主委、主委单位,从第一篇中华医学会杂志论文到每年可以发表五六篇10分以上的SCI文章。”他们实现了华丽的转变。目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伤外科在临床救治上已经走在我国前列。吕国忠强调,临床救治依然是一科之本,无论何时都不能远离临床。即使已经有很高的学术成就与行政职务,他仍在坚持为重危病人翻身、换药、吸痰,而他的亲力亲为也深深影响着后来人。
“我们要善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从基础研究中要答案,尽可能产出一些科研成果,为临床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烧伤学科的救治水平。”谈及未来,他侃侃而谈,这些似乎已经在他脑中思索了很久。不断争取更大的平台去提高烧伤医学的科研水平,“我们不但要在省里面有担当,还要在全国有担当,将烧伤医学引领到全国的平台上,研制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革命性的成果,如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发,用来救治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让科研为临床所用,解患者之急危。”
相比加之在身上的诸多职位与荣誉,吕国忠最喜欢的一个称呼还是吕大夫,“我自己比较认可的是,我是一名比较合格的烧伤外科医生。”他谦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