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是机场的长三角,又要迎来新机场了。
日前,浙江嘉兴的南湖机场航站楼正式封顶,计划将于明年6月投入使用。
今年6月底,上海机场集团确认与南通市签订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近年被千呼万唤的南通新机场,正式官宣。
和湖北鄂州的花湖机场一样,这两个重要机场的选址,既不在省会城市,也不是省内经济最发达地区。
大机场选址小城市成了新趋势。
这背后除了机场本身的定位需求,更是都市圈联动、区域协同发展的一盘大棋。
▲图片由AI生成
[1]特征一:专业性强
在正式投建之前,南通的新机场和花湖机场、南湖机场,都被赋予了十分精准的定位。
早在规划之初,南通新机场就被称为“上海的第三机场”。
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列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便意味着南通新机场将和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南湖机场则和花湖机场一样,定位为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
其中,花湖机场是亚洲首个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
南湖机场紧随其后,定位为长三角第一个专业性国际货运枢纽。
机场的精准定位,与其背后的参与者有关。
南通新机场建设的主动权在上海机场集团手上。
根据第一财经,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营投资南通新机场的企业中,上海机场占有51%的股份。
花湖机场和南湖机场的建设,则出现了头部物流企业的身影。
例如,花湖机场由顺丰和湖北省出资共建,目前机场的大部分飞机和航线也隶属顺丰。
▲图源新华社
而早在2020年,圆通速递就和嘉兴市政府达成合作,圆通方将围绕嘉兴机场,投资建设全球航空物流货运枢纽。
吸引头部企业争相布局,也体现了这三座新机场的重要性。
大概4年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
其中提到,我国航空货运2035年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2个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
现在,这“全国唯二”的货运枢纽已经被鄂州和嘉兴提前锁定。
南通新机场的重要性,从目前的建设规划上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南通新机场的占地面积约为67万平方米,超过了虹桥机场现有面积。
第二,南通新机场的定位是国际最高等级的4F级机场。
目前,在整个江苏省,只有南京的禄口机场达到了这个等级。
但是,为什么是南通、嘉兴和鄂州?
[2]特征二:选址非省会城市
一定程度上,机场选址印证了一个地方经济的繁荣。
从经济水平和辖区面积来看,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嘉兴和南通似乎都不是机场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2023年浙江各市的GDP排名中,嘉兴位列第五,前有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排头兵坐镇。
此外,嘉兴的陆域面积是4223平方公里,约为杭州的1/4。在浙江,除了舟山外,嘉兴是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而花湖机场,更是建在了全国城市土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鄂州。
考虑经济水平,在江苏新机场建设的种子选手,非苏州莫属。
南通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与苏州只差656平方公里,但二者的经济体量相差巨大。
2023年,苏州市生产总值24653.37亿元,位居江苏13市的第一位,是南通的两倍有余。
这三座城市之所以脱颖而出,最直接的原因是地理位置。
嘉兴距离杭州最近,南通距离苏州最近,而这两座城市跟上海的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这就意味着,从嘉兴和南通出发,可以触达长三角经济最活跃的三座城市。
机场选址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周边城市,一方面节约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为机场未来的运输布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样的,鄂州也是离武汉最近的城市。花湖机场距离武汉的天河机场只有100公里。
[3]根本原因在都市圈联动发展
鄂州、嘉兴和南通的地理优势,也体现在都市圈的整体发展上。
以鄂州为例。武汉、鄂州同属武汉都市圈的“武鄂黄黄”核心区。鄂州刚好在武汉、黄石、黄冈的几何中心内。
在花湖机场之前,这四座城市只拥有一座民用运输机场——武汉天河机场。
天河机场位于武汉西北部的黄陂区,要想触达武汉东南方向的鄂州、黄石、黄冈,几乎要横跨武汉,距离成本过高。
花湖机场的选址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花湖机场出发,到达另外三座城市的中心城区,距离都在20公里内。
▲制图:大刚观察(DGbeacon)
长三角的专业货运枢纽选择建在嘉兴,也是同样的道理。
打开长三角的地图,可以发现,嘉兴恰好位于上海、江苏、浙江的相交之处。它的东侧是上海,2023年全国GDP第一城;往西紧挨杭州;往北看,苏州近在咫尺。
毫不夸张地说,嘉兴处于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三座城市的核心。
地理位置之外,机场的建设还要考虑区域间的同质竞争。
在上海和杭州,分别有长三角的另外两座大机场——浦东机场和萧山机场。南湖机场定位专业性货运枢纽,恰好与这两座机场的客运优势错位发展。
花湖机场的定位同理,以货运为主,和天河机场形成武汉都市圈核心区的航空客货双枢纽。
▲制图:大刚观察(DGbeacon)
上海机场集团新机场选址南通而不是苏州,或许也有区域发展的考量。
我们来算一笔账:
如果新机场布局苏州,对江苏的直接辐射范围包括湖州、无锡、泰州、南通,均分布在江苏的中南部;
但若布局南通,辐射范围除了上述城市,还将更接近盐城等苏北城市,让苏北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的发展之中。
目前,江苏中部已经有了南京的禄口机场,南部靠近杭州的萧山机场和上海的浦东机场、虹桥机场。
无论是避免区域间的“机场打架”,还是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布局江苏北部都是更好的选择。
城市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大圈交融时代来临。
城市群内的发展,本就不在竞争,而在协同。城市群内的机场建设亦是如此。
春华秋实
南通本来就有机场。上海人能跑到“上海第三机场”去坐飞机吗?
叶子说的对 回复 08-23 05:36
规划航线问题,无外乎上海机场太忙,到时候估计会把把需求少的航线拉过去呗,加个大巴拉人过去就完事了[无奈吐舌]
春华秋实 回复 叶子说的对 08-23 08:28
费不费事,那么远的距离。
陈天宁
角的有几个重心
悠游江东
不就是要找个苏州无需建机场的理由吗!
天涯明月刀
什么上海第三机场,和上海有毛的关系,纯粹的瞎扯淡,搞噱头!很多上海人连浦东机场都嫌弃远,宁愿多花一两百块钱在虹桥乘坐飞机,会跑到一两百公里外的南通,所谓的上海第三机场去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