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护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8-23 22:23:25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群鸟翔集。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鹭在给雏鸟喂食。

日前,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是对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遗产地的重大边界调整。

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地处黄海生态区北端,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最完好的区域之一。成立于1987年的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30多年来在有效保护优美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向世界展现了丹东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不懈努力与责任担当。

生态系统多样性、稀有性与脆弱性并存

保护区地处丹东市东港市境内,沿境内海岸线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以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主要包括芦苇沼泽、潮滩盐沼、碱蓬盐沼、河口湾和浅海海域五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每年3月至5月,数十万只鸻鹬类水鸟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地迁徙至俄罗斯远东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地繁殖。保护区作为东北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最后的停歇地和补给站,对迁徙鸟类繁殖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区工作人员马力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保护区呈现出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特点,453种高低等植物生长其间,324种鸟类、80多种游泳动物以及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在这里生息,形成了一张复杂的生存网,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目前世界上发现迁徙鸟类种群数量最多的停歇地之一。

“保护区还呈现出稀有性的特点。”保护区工作人员隋炎佐谈道,“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得区域内鸟类资源极为丰富。鸟类是保护区内最重要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有众多的珍稀濒危物种。”

据介绍,目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黄胸鹀、白尾海雕、秃鹫、黑鹳、东方白鹳等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云雀、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红胁绣眼鸟、鹗、红隼等58种。

保护区脆弱性特点很突出。记者了解到,保护区属于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抵御外界干扰能力较弱,极易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和威胁,具有高度的脆弱性,需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有专家分析,保护区所在地周边人口密度较大,人为干扰强烈,加之保护区周边居民对湿地的认知比较模糊,保护意识不强,使该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的总关系比较脆弱,更需要外力保护以维持稳定与平衡。对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高保护区周边居民的保护意识尤为迫切。

强化保护区巡护监管、科研监测工作

王树生是一名民兵,与保护区结缘的25年来始终与破坏湿地的行为作斗争。每当遇到有人用弹弓打鸟,他都会挺身而出加以制止。

让王树生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4月的一个傍晚。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他来到湿地例行巡逻,发现有2个人企图偷猎,便立刻上前制止,警告偷猎者。

“当时通讯设备尚未普及,我没有手机,只能徒步5公里前往湿地管理处报告这一事件。”王树生表示,自此之后,湿地管理处加强了保护措施,增加了巡逻人员,以确保候鸟迁徙季节巡逻不间断。

目前,保护区的巡护管护工作主要依托管理中心及孤山管理站、长山管理站、鹿岛管理站3处管理站,并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共同开展巡护管控。

为加强保护区日常巡护力量,保护区外聘巡护人员11人,组建保护区日常巡护队伍,以管理站为依托,分区域开展巡护工作,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区火情汛情、湿地保护等多方面展开巡查管控,实现保护区陆域全方位巡护。

近年来,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投入到保护区日常巡护和点位核查确认等相关管护工作中,实现了巡护数据传输与记录同步。除人工巡护外,保护区设置有一处瞭望塔,配备24小时全自动激光监控仪,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动物及人类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多年来,保护区还加强科研监测。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的王宇表示,保护区会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底栖生物调查、社会周边环境调查、保护区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人类活动变化卫星遥感监测等多项科研监测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工

作包括保护区水鸟、植物、水生生物、昆虫、两栖爬行及哺乳动物等的调查。

1999年至今,保护区联合新西兰、澳大利亚专家开展迁徙涉禽同步调查工作,完成迁徙涉禽资源调查报告;派遣工作人员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参加迁徙鸻鹬类水鸟捕捉与环志活动,编写完成保护区迁徙鸻鹬环志,进一步明确了鸻鹬类涉禽的迁徙途径、迁徙方式和迁徙目的地,全面提高保护区迁徙水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水平。

以法守护“湿地之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今,天蓝、地绿、水美、山青成为丹东闪亮的城市标签。为护航生态文明建设,丹东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用法治呵护绿水青山,并取得显著成效。

丹东市依江而建,境内江河湖海交错纵横,年均水资源总量83亿立方米,占全省1/4,保护水生态环境始终是丹东市人大代表履职关注的重点方向。

为加强湿地保护,丹东市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11月通过了辽宁省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地方性法规——《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就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的建设、管理和保护等作出具体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动湿地保护走向法治化。

在加强立法保护的同时,丹东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争取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支持。自2019年开始,丹东市围绕滨海湿地生态恢复、滩涂及浅海环境修复、海岛近岸水动力恢复、海岛植被生态保育、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等5项工程进行集中整治,全面提升了海岛岸线生态功能和防护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9年起,丹东市开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工作的5年来,丹东市先后完成了申遗工作方案、划定遗产提名地边界、编制提名地管理规划、编制申遗文本、开展社区宣传教育、强化巡护监管、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建设展示中心等一系列关键工作。

记者了解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专家组去年对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并对其自然条件和候鸟栖息地价值给予高度评价。此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不仅是对丹东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高度肯定,更为未来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图片由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