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丨陈孝辉:川渝菜肴的灵魂伴侣——辣椒

上游新闻 2024-08-24 06:36:46

川渝菜肴的灵魂伴侣——辣椒

文/陈孝辉

辣椒是那夏季再也寻常不过的时蔬,是那餐桌上的常客,不管是主还是客,在川渝菜品中辣椒可是必不可少的角儿——重庆火锅、重庆冒菜、重庆小面、辣子鸡、泡椒鸡爪、剁椒鱼头、水煮鱼、炝炒时蔬……都离不开辣椒。如果这些菜品若少了辣椒,那么这道菜就缺少了灵魂;如果世间少了辣椒,那么我这“好吃狗儿”得少吃到很多美食了;如果世间少了辣椒,那么川渝菜就淡而无味,少了辣椒的菜还叫川菜、渝味儿吗?

川渝人家厨房里的调味瓶里必有辣椒这种调料,干辣椒段、干辣椒面、油辣椒面、辣椒酱、泡辣椒等,每种辣椒调料都各有所长,都有它们的大用场。

我的婆婆妈是一位擅长做渝味儿家常菜的高手,她总会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香辣鸭翅、香辣排骨、麻辣土豆、麻辣豆干、水煮鱼、水煮肉片、双椒鸡、开州凉面等,每一道都是我们的心头好。而做这些美味菜肴,都离不开辣椒。婆婆妈做菜时,我就在一旁给她打杂,洗菜、切菜、递盘子等。当然我还会“偷师学艺”,看她炒这道菜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放些什么调料。那猪骨、鸡、鸭翅等是煮是炸还是红烧都是有讲究的。

香辣排骨是我婆婆妈喜欢做的一道菜,每当过年过节或是家里来了客人,她就会做这道菜。买上等肉排,把猪排用清水洗净,这只是洗的第一步,洗完后她会用面粉把排骨和匀,这是为了更好地把排骨里的血水和脏东西吸附出来。做好了清洗工作然后就是去腥了,用大葱、香芹、姜块、花椒、白酒等和匀腌制一会儿,这种去腥方法既去腥又增加了排骨的香味。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就可以烧锅热油了,菜油烧制七分熟后把生姜块、花椒、辣椒(辣椒要用冷水泡制,避免下锅炒糊)、大葱节、蒜瓣等倒入锅中爆香,再加入婆婆妈秘制的辣椒酱(这个辣椒酱可不简单,为香辣排骨增添了香醇的滋味)爆香,这时就可以倒入排骨了。翻炒排骨让其入味,加入少量的盐和适量的生抽、白糖等再次翻炒,翻炒后倒入啤酒,啤酒要没过排骨,盖上锅盖只等排骨熟软出锅了。此时,锅中发出嗞嗞的声响,香气从锅盖缝里飘出,排骨的肉香和辣椒的辣香直扑鼻尖,让人食指大动。

“出锅啰——”婆婆妈一边说一边揭开锅盖,加了鸡精,撒了点白芝麻,翻炒了几下,装入盘中,再放一点香菜作为点缀。此时的我,看着盘中的香辣排骨,馋涎欲滴,食指大动。

自我成家后,不会做菜的我也跟着婆婆妈学会了做一些家常小菜。我做菜时喜用她独家制作的辣椒酱,做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等都离不开它,瞧,各色菜品在辣椒酱的点缀下,道道色泽鲜红油润,回味香甜。

辣椒酱不仅炒菜可以用,凉拌菜也可以用——把黄瓜切成片或是条状,什么调料都不用放,舀适量的辣椒酱把黄瓜拌匀,就可以开吃了,味道巴适得很。

黄瓜拌辣椒酱的这种吃法是很文明很淑女的。小时候的我们吃黄瓜拌酱就有点儿“豪放”了——几个小伙伴去地里或是田坎坡上摘了嫩黄瓜回来,在水龙头处洗干净了,用菜刀去掉一头瓜蒂,再用勺子舀去一点儿瓜瓤形成一个洞,舀一大勺辣椒酱放进去,几个孩子便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来,美滋滋的。

辣椒不仅是川渝人家巧妇做菜的最爱,也是那川渝餐饮人的最爱。

我第一次吃水煮鱼是在北京,我舅舅在北京顺义区经营着一家川菜馆,水煮鱼是店里的招牌菜。水煮鱼?我听着这名字以为是用清水煮的鱼。当服务生端着一盆水煮鱼从后厨来到前厅时,水煮鱼还没有到饭桌上,我就闻到了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服务生把水煮鱼放到了餐桌上,盆里的辣椒、花椒、鱼片等还在沸腾,扑腾扑腾地冒着热气,香气扑鼻,整个大厅仿佛都被这水煮鱼的麻辣鲜香味儿笼罩。

服务生用漏勺把花椒、辣椒舀了起来,装在一个空瓷盆里。这辣椒和花椒顾客可以带回家,用搅碎机搅碎后就是油辣椒面了,用来煮面、煮米线、煮粉,拌凉菜等都可以。爱吃辣椒的吃客是爱这水煮鱼里的辣椒的,这油辣椒面香呀!

“来、来,吃鱼,尝尝味道。”舅舅笑着说道。

我夹了一块鱼片吃起来,鱼片滑嫩,麻辣鲜香,味蕾被激发,我的舌头都跳起舞来。

“好吃,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鱼。”我不由地又夹了一块鱼片吃起来。

“这是我们店里的招牌菜,鱼必须现杀,做出的味道才鲜嫩,辣椒和花椒都是从重庆老家带过来的,这水煮鱼一天要卖几十份。”舅舅自豪地说道。

周宏翔老师在他的新作《当燃》中说道:美食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不就是口味嘛。文中的三位重庆女孩把她们的“当燃鸡”及川渝的特色美食带到了繁华的大上海,搞了一个“老重庆缩影”的川渝文化美食展。每个展点的美食不仅口味正,而且每个展点的布景都有重庆的缩影,一种吃食一种文化标签,这就是重庆呀,重庆的饮食文化!

我的舅舅把“川菜渝味”带到了北京,让天南海北的人尝到了美味的川味渝味。

餐饮人做餐饮除了养家糊口,更多的是传播一种地方特色饮食文化。

如今回到家乡开州有些年头了,我时不时的还会怀念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的一家酸辣粉,虽然在开州也能吃到,但终究味道还是差了点儿,还是少了点儿浓厚的感觉。每次去吃这家店都要排队,店里没有座位只有操作台,只卖凉面、凉粉、凉皮、杂酱酸辣粉。一位卖票的叔叔,买单给筷子,煮粉的是几位孃孃。

“妹儿,要辣椒不?”一位孃孃笑着说道。

“要微辣的,孃孃。”我微笑着回道。

她娴熟地打着各种调料,舀高汤,烫粉……

“好了,妹儿。”孃孃把一碗香喷喷的酸辣粉递给了我。我端着酸辣粉坐在旁边的梯坎上,大快朵颐地吃起来。

只有重庆人才能理解这种端着一碗酸辣粉,或是一碗重庆小面在那坡坡坎坎上呼哧呼哧地吃粉或是吃面的感觉,即使在那炎热的夏天,吃得大汗淋漓,辣得不要不要的,也要吃。

作家雪小禅在她的博文中写道:蹄花汤依旧美味,本来已经吃撑了,但还是要了重庆小面。重庆小面还是七块钱一碗,好吃到想再来一碗。只有到了重庆,才是真正的重庆小面。雪小禅老师说:“重庆它配得上热辣滚烫四个字,我对重庆偏爱极了!在我心中绝对排前三的城市!”雪小禅老师的新书《四方五味》虽然还没有面世,但我想里面定有重庆的美食。

辣椒在重庆被称为厚脸皮菜,辣得嘘儿一嘘儿的,嘴巴被辣得像香肠嘴,那手,那筷子还是会不自主地伸向那美味的菜肴。是辣椒,给了川渝菜肴以灵魂!我相信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了一座城,也相信因为一种美食爱上了一座城。

作者简介:陈孝辉,供职于重庆白术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