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月江
(一)
今年4月26日上午,我约毛子水先生的侄女毛季效女士在城里古旧书店青简社见面。她要送我毛子水注释的《论语》与江山何炯先生的《葵花集》。
毛季改女士是何炯先生小儿子何清源的亲家。她家里有好几部何清源送她的《葵花集》,她匀出一部送我。
我如获至宝。
何炯的儿孙辈早些年在为何炯汇编《葵花集》,我是知道的。编书期间,翠如大姐的小女儿吴之璜曾多次往来沪杭两地,最终由她联系妥当,在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我关心《葵花集》,因为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在吴祖尧兄与翠如大姐家里见过何炯几次,还两次与何老先生一同在吴家用过中餐。我对何老先生的印象颇深:高个子,腰板笔直,话不多,急性子,上午江山过来,谈好事情,上午就回江山,难得在吴家用中餐。
何炯长子何清濂的妻子楼月芳是楼翠如的妹妹。这样,楼翠如的丈夫吴祖尧,与何清濂就是“联裙”了。
关系虽近,由于何清濂夫妇一直在有军方背景的上海长征医院工作,除了偶尔写信,两家极少往来。
(二)
“文革”后期,翠如大姐妹妹的公公何炯频频从江山来到长子的“联裙”家。不为别的,是为了请见多识广、文笔优美的吴祖尧写他蒙冤的“申诉”材料。
“文革”中,何炯这个二十年代晚期参加革命的中共地下党员,被诬蔑为“叛徒”和“老反革命”。他多次向上级单位申诉,石沉大海。
有一次他来找吴祖尧写材料时,正好我也在。祖尧兄告诉他,一定要有旁证材料,并告诉他材料要简明扼要,长篇大论人家是不会看的。
后来翠如大姐告诉我,说老先生终于拿来了几份旁证,祖尧即用相机一一拍照,连夜洗出,又帮他多弄了几份材料,寄給有关部门。想不到,一份材料居然得到了叶剑英的批示,何炯终于脱掉了“叛徒”和“老反革命”的帽子。
叶剑英能批何炯的申诉信,因为抗战期间,何炯在汉口曾得到过叶剑英的帮助和推荐,进入国民政府军法部门工作。
(三)
《葵花集》收录何炯先生诗词10701首,跨度自1924年至1992年。全书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及战后返乡阶段》《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拨乱反正和现代化建设时期》6辑,共10701首诗词,既是作者一生经历和理想的写照,也是20世纪中国历史事件的某些备忘。
看诗辑之名,即可知诗词内容:反映共产党人(含二十年代的国民党左派)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反映新中国1949年至1992年间建设的成就、曲折的经历,以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业绩。诚如毛卓兴先生在《后记》中对何炯的评述,何炯“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以革命之忧为忧,以革命之乐为乐,虽九死而未悔,终生都在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何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虽老仍思鼓缶歌,直至九十高龄,都未放下手中的那支笔,一生都‘诗意地栖居’在诗词的天地里”。
何炯为人九十五年,作诗七十三载。纵观辉煌的七十三载诗词生涯,他把一生的悲欢离合、成败得失,同时代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联,以诗言志,以诗存史,咏革命之风华,记时代之变迁,抒故土之情怀,写儿女之亲情。可以说,为读者留下了一部二十世纪的人间诗史。
《癸花集》中还对大量形形色色的自然、生态、环境,乃至日常蔬菜、风花雪月的描绘,亦多寄托诗人的情感,亦言志之诗。
(四)
初翻诗集,我刻意找何炯1975年晚秋的一首悼亡诗。果然给我找到了,是写于1975年10月的《吴祖尧同志千古》,如下:
“因公物化复何言,触景伤心事迹存。琴断燕人空市骨,鉴止楚客已招魂。车翻半路江山在,月坠九霄星斗昏。笔墨文章才超俗,柯城噩耗震乾坤。”
祖尧兄,我亦师亦友,翠如大姐的贤夫。
他乘坐中型拖拉机遇难的事我来后才知道。1975年11月10日日记中我这样写着:
“上午,冒雨去自留地种了一株剑麻,以示对祖尧兄的纪念。”
“10月25日傍晚,始闻祖尧兄在去温州运剑麻途中拖拉机失事,以身殉职的凶讯。原来,翠如大姐看我忙于造房子,未对我说此消息。25日,还是锡泉托便人带来的口信。当时,我几乎惊呆了。”
“翌日晨四时即起,赶到城里,我先去廷乐处打听,核实。廷乐也在23日才晓得此事。”
“去翠如宅中,见祖尧遗像,见翠如及孩子,感慨万端,惨然无语。后由阿瑛陪我至墓地凭吊。归来夜不能寐,于27日成诗两首,奉献祖尧同志在天之灵……”
事后,翠如大姐告诉我,其实去温州给生产队里买剑麻,祖尧原拟乘火车去的(公出),他为了给生产队节省开支,就与几个大队干部同乘新买来的中型拖拉机前往。
10月11日下午,祖尧等7人乘坐的中型拖拉机在松阳城外20公里处翻车,祖尧重伤,未及时抢救,延误三四小时后,与另外三位同志牺牲。
(五)
在祖尧兄家与何炯见了几次面,有时仅点点头,叫声“何先生”,同桌吃过两次饭,总算有点熟了。
吃饭时,何老先生总是向主人要一匙白糖拌在饭里。我感到奇怪,问他。他说这是当年在日本留学时形成的习惯。
翠如大姐曾告诉我,有事无事,何炯每天必须写两首诗,雷打不动,天天如此。有一次我问老先生,他说是这样,自己规定的“功课”。他说,写诗同画画一样,都是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国画有山水、花鸟、人物,西画有写生、素描、速写。所以,写诗,用文字,比画画用线条和墨块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诗言志”。
那天,何老先生同我说话较多,也许是祖尧兄同他讲“小庄是工人作家”这句话有点关系。
说来也巧,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年春天,我到青简社喝茶。小友王汉龙给我看一张1985年12月16日的《衢州报》稿费单。居然是我审稿并签发何炯先生的一首律诗的稿费。那时,何炯先生已八三高龄。
我曾经有过一册1989年版《何炯诗选》,薄薄的,是江山文史作家毛作元(申元)送给我的。前些日子重翻《葵花集》,在书末的《参考文献》里,发现了申元先生1989年9月20日刊载在《衢州报》上的《诗是感情的纽带一一〈何炯诗选〉简介》。申元的这篇文章,是我签发的。当时我分管文教政法版。
我知这何炯1931年办过《衢江日报》,大约是1987年光景,我拟写新闻史料《衢州的报纸》。查资料发现《衢江日报》社长是何炯,报社地址在柯城狮桥街的一家旅馆里,对开大报,有点气势,但不久因“言论左倾”而被封了。
(六)
何炯(1903一1997),江山何家山人。毕业于浙江省立衢州第八师范学校(即现在的衢州一中)。1927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1938年接上组织关系,受命打入国民党内部从事隐秘战线工作,抗战期间曾任第九战区军法官、湖南省政府研究专员、芷江县县长、黔阳县县长、桂林《西南日报》社社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回江山当律师。1948年联系上中共闽浙赣区党委福州城工部,成为江山地下党的重要骨干,在福州城工部的支持下,组建浦(城)江(山)衢(县)游击支队,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江山,作出过应有的贡献。
江山解放后,何炯任江山县立中学校长。1958年被划为“右派”,从此失业在家。1984年平反,恢复党籍和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