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雪柠
占地63平方公里,80多万常住人口——坐落于京城北部的回龙观、天通苑两个超大社区,曾经交通拥堵、职住失衡、配套不足,是北京基层治理最具挑战的“试验田”。
2018年8月,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117个项目如期建设;2021年7月,新一轮行动计划压茬发布,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随后发布的回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短短数年,回天地区大变样,昔日“睡城”加速蜕变为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治理之路从疏堵开始
家住北京人家小区的刘先生,在中关村软件园上班。以前,他每天都为通勤苦恼:早高峰,坐公交经常堵在西二旗大街,坐地铁排队20多分钟才能进站;晚高峰,在北郊农场桥一堵就是半小时。
由于路网密度低、居住人口多、潮汐车流明显,回天地区每天拥堵时间一度超过8小时,久而久之,被贴上了“睡城”“堵城”的标签。
“居民有两个说法我印象特别深,一句话是‘回天计划行不行,就看林萃路通不通’,这说的是搁置12年的林萃路断点;还有一个词叫‘观里人’,回龙观居民戏称自己是罐子里的人,因为里面很大,出去的口子却很小。”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些话道出大家出不去、回不来的困境。
2018年8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聚焦群众最关切问题,投资约200亿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其中,特意“点名”林萃路,向百姓作出了2020年通车的庄严承诺。
2020年6月30日,许多“观里人”迫不及待地开车出门——这是林萃路全线通车的第一天。“以后再不走冤枉路了!”回龙观东部的居民驱车可直达北五环。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也拓宽了一倍,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八清单”推动地区发展
开车不堵、地铁不挤、雨天不淹、办事不等、就近有就业就诊、有地下棋聊天、有地跑步遛弯儿、有地停车,这“四不四有”,是回天地区的愿景清单,字字写在居民心坎上。
与一张白纸的新建区不同,回天地区80%左右是建成区。因此,回天地区街区控规提出体检评估找问题、多元协商问需求、整体策划配政策、制定计划推行动“四步走”的规划编制方法,滚动更新街区问题和资源清单、需求和愿景清单、策略和政策清单,持续生成街区更新任务和项目清单。
“八清单”动态纳入回天地区行动计划,共同推进地区发展。北京首条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就是有关团队根据前期调研访谈及大数据分析,提出的建议之一。开通5年来,自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已超过938.9万人次,除了服务于沿线上万名通勤人员,也受到骑行爱好者的欢迎,成为亮眼的城市名片。
规划带动计划,街区日新月异。据了解,回天地区控规2021年批复以来,与新一轮行动计划形成良好衔接,规划项目清单中的79个项目,目前已完工投用约40项,新增约2100个学位、800余个车位、9.58万平方米文化体育设施、73.42公顷绿化用地、两处公交首末站及9.92公里道路。
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今年春天,回天地区多了一处“网红打卡地”——自4月8日试营业至今,超极合生汇累计客流已超1120万人次。商圈焕新赋能是新一轮行动计划的关键内容,回天地区治理的主题也从“治大城市病”向“谋高质量发展”不断提档升级。
生活在回天,越过越精彩。2021年5月启动的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涵盖了实体书店、图书馆、文艺活动空间、美术馆、中大型影剧院、文创孵化园等多种功能,已累计接待居民40余万人次。新增的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天通苑体育馆等文体设施,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
就业在回天,越过越舒畅。今年上半年,小米智能工厂二期落成投产,天通科技园二期入驻企业100余家,生命园集群注册平台新增登记注册企业40家,回天地区产商融合、共生共融生态圈正加速形成。
“更新地区的规划,重要的不是绘就一张理想的终极蓝图,而是长期动态跟踪,滚动生成项目,推动规划实施。”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控规引领下,回天地区将逐步成为充满活力、美好幸福的新家园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