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与黔东南的温暖相约:书同文,语同音,共筑共富路

钱江晚报 2024-08-26 16:29:03

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成睿记者陈素萍

12岁石宏明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银潭小学的“朗诵达人”,刚获得诗歌朗诵比赛一等奖。

回忆起4年前,石宏明说“普通话都不会说,一篇课文读的断断续续,我心里特别难过。”打那时起,石宏明就下定决心要学好普通话。如今,跨越语言障碍的石宏明“朗读课文、诗歌都没问题,还能给外来的客人讲述我们的民族故事呢。”

帮助石宏明跨越语言障碍就是杭师大人文学院“温暖黔行”支教团队。从2017年赴黔支教开始,团队参与国家语言文字教学的学生已达130余人,“推普拓广”活动以银潭小学为中心辐射周围四个苗侗自然村落,授课学生超过1200人次。作为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与服务地方”计划研习专项实践团队之一,该团队先后入选“2022年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优秀团队”、“2023年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圆梦工程’服务团队”。

语同音,修筑起和外界沟通的“语言大道”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35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被誉为“民族文化原生态之州”。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各民族的语言混杂。2017年杭师大人文学院师生组成的“温暖黔行”支教队伍来到当地,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后,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有机融入当地学校、村民等相关学习培训中,通过故事课、口述史、宣讲团等系列活动,助力黔东南民族聚居村寨修筑起和外界沟通的“语言大道”。

此后每年支教队伍都坚持赴黔开展教学。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采用“课内+课外”“假期+周末”的模式,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开展推普活动,培养孩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成员蔡佳文是经亨颐中文212班的学生,她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们对普通话课感兴趣,我们从课程主体设计、课程内容安排、资料册设计都进行了精心安排,大家还开展教学磨课,互相听课提意见。”

口部操比赛、成语接龙、看图猜词、绕口令、诗朗诵大赛……等系列活动先后展开,“会说普通话、流利说普通话”开始成为了当地村民的共识。普通话朗诵课程也从青少年群体扩展到了青壮年群体甚至银发群体,近三年支教队伍培训课程达52场,培训语言骨干3247名。

“如今所有学龄的孩子都能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我们沟通毫无困难。村民们看到外来的访客也能用普通话和他们交流。”团队指导教师刘华章是第6年赴黔,他感慨地说,现在孩子们人人都能唱《学普歌》,“这世界会变大,只要敢说普通话”深入人心。

书同文,将民族文化瑰宝记录下来

从语言到文字,支教队伍的脚步没有停息。“黔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故事和非遗技艺,但是由于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条件限制,这些故事和技艺散落在民间,只限于当地口口相传中。”团队指导教师人文学院教授林航说,“书同文,我们想将这些文化瑰宝用通用文字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文化遗产。”

支教队伍走访了黔东南的各地,深入了解当地的各具特色的民族历史,170余则苗家侗寨的民间故事在团队的努力下被一一记录成册。

团队成员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的杨顺猛连续六年参加了支教,说起这段经历,他打开了话匣子,“老人家、老照片、老物件是我们最需要花精力的事。老人家肚子里都装着一箩筐故事,但是他们的方言实在难懂。我们就带着录音器,请当地会普通话的村民陪同一起去记录老人家的口述史。问一句,请陪同的人员翻译一句,录音更是听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一个故事就要用上三四天翻译整理。”“虽然过程艰辛,当看到自己整理的历史故事受到村民、游客的喜爱,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读懂这些历史,纷纷竖起大拇指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一笔勾销,心里特别美。”历史211班的汪洋感慨地说。

目前,支教团队已经用汉字记录了4册地方历史文化共享文本,并在喜马拉雅电台上陆续更新数字有声课,当地6000余小学生只要有网络就能听到读到符合自身文化环境的历史文化。石洞古法造纸、林粮间作、苗绣、贵银、蜡染等17项非遗技艺被记录开发成了绘本立体书……黔东南的文化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刘华章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学院结合姚永辉老师指导的耕远文化团队着手在通过挖掘这些文化故事,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努力让‘老故事’焕发‘新光彩’”。

中国贸促会派驻当地的驻村第一书记陈三炼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肯定,他表示,支教小队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当地村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补齐语言交流的短板,更对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0 阅读:5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