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一刀下去就“倾家荡产”,遭大众抵制的新疆切糕,究竟有啥猫腻?   新疆切糕是个神

一刀下去就“倾家荡产”,遭大众抵制的新疆切糕,究竟有啥猫腻?   新疆切糕是个神秘的食物,它用料特别扎实,各种坚果和蜜饯堆得满满的,一看就富含多种营养,当然热量也不会低。   不过它最闻名的不是有多好吃,而是那足以让人闻风丧胆的价格。   一开始,新疆切糕也是备受好评,似乎全国各地老百姓提起来都是直夸好,这让很多没吃过的人开始有了兴趣,在网络上一搜索,好家伙,看起来还真不错。   这切糕跟平时看见的点心或者米糕不一样,浑身上下长满了坚果仁,细细看去有核桃、巴丹杏、葡萄干、玉米饴、芝麻,甚至还有玫瑰花,看起来用料就很丰富。   当然,同样的价格也会贵一些。只是原本只要物有所值,价格贵一点也是没有问题的,很多人也都能接受,偶尔吃一次既解馋,又不会导致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为什么很多人都对之避之不及呢?这其实跟售卖的方式有关。   正常的商品都是明码标价的,人们在购物之前会先看一眼价格,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就会购买。   而像水果、零食、糕饼这种食物,很多都是论斤称的,一般标价也都是一斤或者一千克是多少钱,也方便消费者掂量自己的钱包。   可新疆切糕却不按常理出牌,卖家在上面洋洋洒洒地标上价格,消费者前来一看,这也不贵啊!于是大方让老板切一块,而老板下手也不知轻重,一大块就这么切了下来。   拿到秤上一看,好家伙,好几百块钱。消费者震惊地再次看向标价,惊讶发现原来这新疆切糕是按照一两来标价的。   这可真是骑虎难下,已经切下来的切糕自己买了吧,价格实在是太过昂贵,若是不要了,那卖家肯定也会不愿意,只能自认倒霉了。   而从此,新疆切糕就被这位消费者拉到了黑名单里。   被新疆切糕“宰”的人多了,大家就纷纷开始避雷,同时也无意中扩大了新疆切糕的知名度, 有人本着好奇的心态,想去买一点尝尝。   可是,明明已经和卖家说好了直切一片尝尝,可卖家一刀下去又是几百块钱,这谁遭得住啊。于是就有了无数“天价切糕”事件。   有人最后自认倒霉,但有人却不惯着这种卖家。   在2012年时,就有买家和卖家因为价格问题而大打出手,最后两败俱伤,而消费者还因为不小心打翻了卖家的新疆切糕,赔了16万块钱,这简直是街头行走的金子啊。   于是渐渐地,就有了“一刀贫一刀富”和“糕富帅”的说法,这个贫自然是消费者咯。   其实,新疆切糕用料实在,价格贵一点也没问题,但售卖的前提是要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啊,若是总让人一不留神就“濒临破产”,那名声自然就要差点。   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事情一旦被消费者报道出来,肯定要引起一番热议,大家对切糕的兴趣也会减淡不少,根本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今,新疆切糕出现的次数似乎已经少了不少,可不就是前面的因种下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