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过公粮的农民,为什么领不到退休金?如今终于有了答案! 交公粮,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夫妻之间的生活,而也有部分人会想到一种牌的玩法,但当老一辈人听到这个词汇,绝对会勾起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那可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啊。 那会,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候,很多以前的旧制度都需要修改或者取代,而我国也在摸索中不断地前进。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切的基础,有了粮食才有人,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也正是因此,在那个特殊的时候,老百姓每年都要定期地上交粮食。 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拿到手里的粮食没多少,一年还得交三次,这不是为难人吗?事实上并不是,毕竟最开始的土地是国家的,这相当于交租,更何况那是国家艰难的时刻,老百姓从上到下都一心为了祖国能好起来。 你以为每季度交粮食的时候都是不情不愿的?事实上非但不是这样,大家还会特别积极地提前准备好,等到了日子都不需要提醒,自己就紧赶慢赶送到粮站门口了。 每到交公粮的时候,就能看到长长的队伍排了起来,工作人员认真地进行记录,而农民们在高兴地讨论收成情况。 那时候老百姓留给自己的粮食不多,能顾住一家人温饱就行,但对交公粮却是一点都不马虎。 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祖国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只是时至今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为什么他们却拿不到退休金呢? 先明确一点,当年交公粮的时候,压根就没有退休金这回事。作为农业大国,我们虽然经历了几十年战争,但重新捡起来农业也并不是难事。 那时候没有很多花里胡哨的职业,都是最基础的,而大多数人也都是农民,他们最乐于做的除了交公粮,就是生孩子。 生孩子是传宗接代的保证,而多生孩子是父母给自己的保障。粮食需要人来种,而家里人意味着地也多,生活保障这不就上来了。 那时候老百姓的养老保险就是自己的孩子,这才有了养儿防老这一词。 老百姓一心为了国家发展,却不会眼巴巴地盯着想让国家多给福利,就算到了老年也是如此。只是,有些人看着别人拿到退休金不愁吃穿,难免会有疑惑。 交了公粮却没退休金,这算怎么回事?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年代太久远了。几十年时间匆匆流逝,很多老年人都去世了,而剩下的也难以统计,以前的纸质资料都不知道丢哪里了,根本无从查证,所有人都给,那负担也太重了。 不过,国家用另一种方式帮农民养老,他拿出了新农合缓解人们治病难问题,用低保保障老人、穷人日常生活,用养老保险来帮助他们的后人不为年纪大了而发愁。 有句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的他们,可不就是栽树的人嘛。作为后人的我们,既然乘了他们的凉,就要扛起他们身上的重担,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