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曾经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道路命名。
第一次是德占时期,随着德国对城市建设,出现了青岛早期一批街道路名,如柏林街(曲阜路)、汉堡街(河南路)。
第二次是民国初年,日占青岛时,路名随之穿上了日化,如万年町(江苏路)、静岗町(中山路南)。
第三次是现代青岛老城区的道路命名体系。1922年国民政府第一次收回青岛后确立的,以省、市、县名命名路名。当时有一些原则:主路大多以省名和大城市名命名;支路以市、县名为名。以道路名在中国地理的位置确立路路关系。所以会出现湖南路旁是湖北路的情况。还设立了如八大关等同类合堆命名的情况。所以在青岛城区里联想着中国地图找路很容易,青岛成了这张“全国地图微缩版”。
第四次更名浪潮是在“文革’早期。1966年8月27日,青岛“造反派”把一批路名换成了“文革”色彩的路名。比如中山路改名为反修路,毫无历史传承感,也不顾居民习惯,造成邮递混乱,几个月后不得不改了回来。保留至今的只有几条路:如人民路,还有“文革”时期把阴岛锁改为红岛镇。“文革”后百姓认为阴岛阴气本重,红岛名更好,所以一直保留了下来。
随着城市发展,现在正在进行着第五次道路的大范围命名。现在的命名者明显讲究了,既看历史传承,又看寓意。比如政府门前的主干道被命名为香港路,为纪念香港回归。借鉴八大关命名的成功经验,推出了八大湖、八大峡等一系列路名。在新建的城区设计了海字头、城字头、江字头、河字头、山字头路名,估计不远的将来,八大山、八大海、八大城等同类合堆的集团路名概念会很快融进百姓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