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每年NBA交易截止日前的热闹,买断市场的开启往往显得更像一场“悄无声息”的博弈。
但湖人的球迷此刻或许一肚子懊恼:本以为交易截止日后还能靠买断市场补强阵容,结果因为薪资空间的限制,心仪的球员一个也签不到。
会不会,今年又是那个熟悉的结局——季后赛第一轮早早打道回府?
薪资空间成湖人补强最大障碍对于湖人这样的豪门球队,薪资空间向来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让球队始终保持了豪华阵容:一个东契奇,一个詹姆斯,摆在哪儿都是一张冠军级别的脸面;但另一方面,它也压缩了球队在市场上的运作空间。
就拿今年的买断市场来说吧,联盟规定,只有年薪低于1280万美元的球员才可能成为湖人的签约目标,这就把一大票具有即战力的球员直接排除在外——布罗格登、博扬这些热门的名字也是“想想就好”。
有人可能会觉得,没关系啊,有东契奇和詹姆斯两大巨星在,剩下的拼图随便塞两块就行。
但问题是,篮球比赛不仅仅是巨星的舞台,更是整体阵容的较量。
如果角色球员实力不足,巨星只能唱“独角戏”,球队真正的竞争力就会打折扣。
而湖人今年的薪资结构偏偏决定了这种现实。
布朗未能加入湖人,内线短板进一步暴露说到这儿,无法签下鹈鹕队的布朗,或许是很多湖人球迷这段时间最意难平的一个点。
布朗有什么好?
他不是联盟数据最亮眼的球员,但他属于那种功能型非常强的拼图球员,能在小球阵容里打中锋,具备强大的防守和篮板能力,这正是目前湖人最缺的。
如果能签下布朗,湖人在面对约基奇、萨博尼斯这样的内线明星时,也能更从容一点。
但现实是,布朗年薪高出湖人可操作范围,最终只能眼看着这块“宝”和自己无缘。
没有布朗的补强,湖人未来的压力显而易见。
西部强队现在一个比一个内线扎实,不论是掘金的约基奇,还是雷霆的霍姆格伦,每一位都能在内线“翻江倒海”。
湖人目前的护框能力并不足以抵挡这些实力派中锋的持续冲击。
一场季后赛下来,恐怕糟糕的篮板数据与内线得分差距会成为拦路虎。
失去买断强援,湖人能否依靠现有阵容突围?
也许有人会说,东契奇和詹姆斯的组合已经够豪华了,真的有必要担心这些问题吗?
客观来说,双巨星阵容固然具备超级天赋,但在NBA这样的高水平联盟,仅靠两个玩家扛起整个球队的成功并不现实。
尤其是季后赛,书写历史的从来不仅仅是超级球星的单枪匹马,而是一个有深度、有默契的团队。
以湖人的现有阵容来看,他们还有哪些突围的可能?
或许,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挖掘队内潜力,调整打法,不再对阵容不足抱有过多幻想。
比如,把一些更多时间分配到年轻的球员身上,给予他们机会,在比赛中放手一搏;或者依靠教练组在布阵上的智慧,通过更灵活的战术弥补阵容空间上的缺陷。
对湖人来说,现在最缺的不是明星,而是那些能分担压力、填补空白、让比赛拼出整体性的角色球员。
这种需求放眼买断市场虽然看起来无解,但或许可以从最基础的联防策略做起。
关键问题可能并不是缺一个布朗,而是:如何让现有资源发挥出更好的化学反应。
结尾:篮球拼的不总是纸面实力回头看湖人近几个赛季的沉浮,或许能够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他们从不是缺巨星的队伍,但阵容构架薄弱常常让人遗憾连连。
从赛季刚开始的期待,到季后赛前的焦虑,这种循环像是个无解的方程式。
但话说回来,篮球从来不是单纯比拼纸面实力的游戏。
回顾历年冠军球队,真正让人记住的,往往不是名字最亮的那个巨星,而是那些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拼命三郎”,他们在关键时刻决定了胜负的流向。
如果湖人能从阵容塑造的思路上更大胆一些,或许,突破季后赛首轮的瓶颈并不只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