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宋的开国皇帝,军事天赋其实不可同日而语

理想吕 2024-12-18 08:27:05

这里的两个大宋,不是指北宋和南宋,而是指南北朝时南朝的刘宋、五代十国之后的赵宋。

刘宋,即南朝的大宋(公元420年建国、公元479灭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既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的朝代,也是疆域最大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10位皇帝,一共享国59年。

因为这个大宋的国君姓刘,开国皇帝叫刘裕,为了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相区别,所以也称为刘宋,如果按照五德终始之说,刘宋是水德,所以也有史学家称之为水宋。

赵宋,即宋朝(公元960年建国,公元1276年灭亡),是我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南宋(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两个阶段,共历18位皇帝,享国319年。

这个大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赵宋是火德,所以史学家们也会称之为火宋或者炎宋。

【宋武帝刘裕】

(壹)两位开国皇帝的共同点

如果要从刘裕和赵匡胤身上找共同点,倒是真有不少:

(1)都是行伍出身,只不过刘裕的出身比赵匡胤还要差很多,赵匡胤还是世代军官家庭出身,刘裕可真就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没办法,众所周知,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出身的确非常普通,所以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出了这一点。

(2)都是通过掌握前朝的军权,然后再夺取政权的。刘裕夺得是东晋,夺权之前担任东晋相国、扬州牧,还被封为宋王;赵匡胤夺得是后周,夺权之前担任后周的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960年称帝,当时33岁。他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选派得力将领戍边,防御辽国(契丹此时已经建立辽国)和北汉。

另外,赵匡胤同时派遣主力南征,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及江南地区的统一。

【东晋末年南北形势图】

不过,不同的是,宋武帝刘裕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军事天分并不一样,如果细看,立见高下。

刘裕几乎是全才,包括陆战、步骑兵甚至水战和海战。

隆安(晋安帝使用的年号)年间,在讨伐孙恩的过程中,刘裕率部转战三吴多年。

刘裕不仅亲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而且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于以少胜多。当时东晋其他部队纵兵暴掠、涂炭百姓,只有刘裕坚持治军整肃,法纪严明。

经过多年的陆战、水战和海战,刘裕最终率水军围住孙恩,孙恩畏惧被擒,于是在临海(现在的浙江省临海市东南区域)投海而亡。

(贰)出身差别很大

刘裕,出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即公元363年),自幼家境贫苦,他的母亲在分娩后便患病去世,他的父亲刘翘无力请乳母给刘裕哺乳,一度打算抛弃他。

但继母萧文寿不肯放弃刘裕,苦心养育刘裕,他才得以存活下来。少时的刘裕十分落魄,以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为生,仅认识少数文字,还曾因为赌博而倾家荡产,遭到乡里轻鄙。

不过出身门阀世家——琅琊王氏的王谧,见过刘裕后却颇为赏识,王谧多次勉励刘裕: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在这种家境下,从军几乎是唯一的出路,经熟人(虽然史书记载不详,但多半就是王谧)介绍,刘裕拜入北府兵刘牢之的麾下,担任参军。

大名鼎鼎的北府兵,是东晋唯一一支能够与北方强敌作战的野战部队。

东晋孝武帝初年,北方前秦强大,随时有南下吞晋之势,谢玄镇守广陵时,招募骁勇之士组建军队,此时徐州(治所在京口)、兖州(治所在广陵)的民众在京口踊跃参军,多原为郗鉴镇京口时组建的兵力。

这些民众之所以亦与踊跃,是因为他的故土都在北方,现在流落南方,举目无亲、生活十分艰辛,所以渴望打回北方,恢复家园。因此不仅参军踊跃,而且吃苦耐劳,作战十分勇敢,唯恐落在人后。

当时谢玄任命刘牢之为参军,刘牢之经常率领部分北府兵作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晋孝武帝司马曜使用的第二个年号)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守京口,而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谢玄所创、刘牢之等主要将领率领的这支军队当时被称为北府兵。

东晋末年,政局混乱、百官放纵,权臣桓玄把握朝政,意图自立,朝野纷纷倒向桓玄。

(叁)仍然依靠北府兵

公元403年,桓玄称帝(时间非常短暂)后,出了一个大昏招——大力剿杀北府兵旧将,想要从根本上解北府兵,导致北府军主要将领决定起义,力保东晋。

公元404年三月,刘裕率剩余的北府兵,会合其他支持东晋的援兵,击败桓玄。王谧(前面聊过这个人,从年轻时便看好刘裕)等人公推刘裕掌权,于是刘裕被东晋朝廷任命为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等等。

这一年刘裕逐渐掌握东晋朝堂尤其是军权,不过他已经41岁了——如果是赵匡胤,都已经称帝8年了,谁的基础更弱、谁的战力更强,这时已经略显高下。

公元410年二月,刘裕灭南燕,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愤,而南燕皇帝慕容超则被刘裕派人押送回东晋首都建康,在建康的繁华街头被斩首示众。

至于公元411年到公元412年发生的刘裕亲率军队讨伐卢循、平定岭南;镇压刘毅叛乱、收复荆州和江州,对于刘裕的军事生涯来说,只是小儿科一样。

公元413年,这次刘裕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兵灭亡另一个割据政权——谯蜀,让巴蜀地区再入东晋版图。

刘裕消灭的第三个割据政权仍然是北方,这回是后秦。

公元417年,刘裕亲帅大军殿后,派出名将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随后一举攻陷后秦都城长安,后秦皇帝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亡。

这就是刘裕在军事强于赵匡胤的另一个方面——面对北方强敌,即使有骑兵加持,刘裕及北府兵照样有能力灭亡几个北方政权,而赵匡胤面对的北方对手只有一个——辽国(契丹),但却无力一战。

不过公元417年的时候,刘裕已经54岁了,所以他加快了篡权夺位的步伐。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定都建康(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史称南朝宋、刘宋、水宋等等。

(肆)懂得疾苦并抑制门阀

至于刘裕的个人品性,史书记载得非常详细。自魏晋以来,皇室和官府都崇尚奢华,甚至以比富斗富为荣,而百姓生活十分艰难。

刘裕出身孤寒,一生征战,所以非常知道稼穑艰辛,不仅自己平时清简寡欲,生活节俭,而且多次批评(抑制)和告诫(打击)奢华的门阀世家——这也是刘宋得以建立的另一个原因,如果继续依赖门阀世家,只会落得东晋的下场。

公元422年,刘裕计划继续北伐,“公欲息驾长安,经略赵、魏”。在得到长安之后,刘裕无时无刻不在筹划统一华夏,甚至已经做好了迁都洛阳的准备。

这次刘裕准备讨伐强大的北魏,消息传到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大为震动。不过刘裕未出征便患病,时好时好,只得作罢,同年五月二十一日(农历),刘裕去世,时年59岁。

【北魏与刘宋形势图】

对于宋武帝刘裕的军事才能,看看三个人的评价就足够了。

北宋的苏辙,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之弟,他评价刘裕:宋武既诛桓氏,收遗晋而封植之,又克谯纵,执慕容超,逐卢循,擒姚泓,立四大功,天下莫能抗。

而南宋的辛弃疾则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景区】

结语

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专门评价过刘裕的军事能力:宋武用兵,又极为严整。

这个评价非常客观,因为刘裕征战一生,无论南征北伐,攻必克、守必坚,从未失手,这就远远不是宋太祖、宋太宗所能比拟的了。

仅一个辽国,不但击碎了北宋多年期待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而且还在宋太宗多次北伐期间,歼灭了宋朝大批有生力量,导致北宋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0 阅读:26
理想吕

理想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