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藏族老人重见光明:“眼睛好了,我要回草原看看!”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9-01 21:22:17

“眼睛坏了以后,三年没回牧区了。以前每年夏天都回去的,七八月的草场好看得很。”8月31日,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的眼科病房内,藏族老人扎西拉措正在等待接受下午的白内障手术。今年72岁的她身材瘦削,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扎成细细的一束,与人用普通话交流时,会因为担心自己说的不好而时常露出一点羞涩的笑。

三年前,扎西拉措的左眼出现视力模糊,去年症状恶化,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白内障,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没做手术,左眼裸眼视力一度下降到0.02。患眼病后,扎西拉措只能待在家里,很少出门,“去年出门时,因为看不清路,摔了一跤,害怕得很。”扎西拉措说。

2004年底,扎西拉措一家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告别世代居住的牧区草原,从沱沱河畔搬迁到420公里外格尔木市南郊新建的长江源村定居点。20年过去了,扎西拉措虽已适应了村落里的生活,但心里仍牵挂着那一片辽阔的草场,每年夏天水草最丰美的时候,都要跟儿孙们一起回去看看,近年却因为疾病未能成行。

今年8月,儿子布群从村卫生院得知有外地眼科专家到格尔木市开展义诊、免费做白内障手术的消息,马上给母亲报了名。

“我们这里属于高海拔地区,气候干燥,紫外线强,老百姓对眼睛的日常保护意识不足。近年来,随着眼科建设的发展,相关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与内地的差距在缩小,但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基层的乡镇卫生院缺少眼科专科医务人员,难以做到眼科疾病的及时筛查、诊治和预防。”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院长李新洲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说。

布群今年48岁,是沱沱河地区的一名生态管护员,上个星期刚从草场赶回长江源村,陪伴母亲做手术。去年,他的左眼也出现视力下降,起初以为是近视,没有特别在意,直到西宁的眼科专家前来义诊时才知道是患了白内障。布群说,以后还是要多注意保护眼睛,等母亲做完手术,他也要过来做个检查。

扎西拉措的手术排在当天第19个,上手术台时,她有些紧张,形容自己“心跳得像要蹦出来一样”。20分钟后,随着蒙面的绿色手术洞巾被取下,她先是感受到有人轻轻地拍了拍自己的肩膀,随后听到蒙着纱布的眼睛上方传来医生的声音:“放轻松,手术很好,很顺利。”

术后,查房的医生为扎西拉措取下纱布,经检查,她的左眼视力已恢复到4.9。“现在看东西清楚了,明年夏天我还要回去草原,回去吃羊肉、吃酸奶。”想到草原,扎西拉措露出了笑容。

8月30日,“情系昆仑·健康光明行”医疗援青活动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启动,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专家在格尔木市人民医院为27名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这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继2019年、2023年后第三次在青海开展医疗援助活动,至今已累计为百余名低收入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主编:林敬

校对:齐钰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