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朱瞻基这个好儿子,朱高炽真当不上皇帝?

阳阳说历史 2025-04-01 18:39:37

洪武三十五年,当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时,长子朱高炽正拖着肥胖的身躯、拄着拐杖在北平守城,次子朱高煦,却提着刀跟在父亲身边冲锋陷阵。当朱棣拍着朱高煦的背说出;世子多疾,汝当勉之时,没人会想到,这场皇位之争的结局,竟然会被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彻底改写。

朱棣登基后,太子之位成了朝廷最烫手的山芋。朱高炽虽是嫡长子,不但性格温顺、而且体弱多病,在靖难之役中留守北平的功劳,远不如弟弟朱高煦战场上搏命的战绩耀眼。更糟糕的是,看着朱高炽走路都需要两个太监搀扶的模样,朱棣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某次宴席上,朱高炽因为太胖摔碎了御赐的玉杯,朱棣当场摔了筷子:连个杯子都端不稳,如何端得起江山?

然而所有的事情的没有绝对的,睡会想到转机出现在了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带着孙子朱瞻基巡视北疆,一个十岁的孩子纵马追上爷爷的仪仗队伍,手里攥着刚猎到的野兔,脸蛋冻得通红却笑得灿烂。朱棣突然想起当年姚广孝的话:世子虽不似陛下英武,然其子有太祖遗风。当晚朱棣在营帐里翻来覆去,最终对心腹解缙吐出一句:看皇孙的面子,这太子还是得给老大。

但要说朱高炽全靠儿子上位,南京文官们第一个不答应。太子监国期间,六部奏折堆成山,朱高炽每天批到三更。有次江南水灾急报传来,他咳着血还在指挥户部调粮,硬是把苏松赋税减半的条陈,塞进北伐军报里让朱棣盖章。杨士奇私下跟同僚嘀咕:太子爷这是拿命在跟二爷较劲呢。

朱高煦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输在哪儿,他总觉得父亲偏心,在云南就藩时砸了三个钦差,回南京又当街鞭死锦衣卫指挥使。最后一次被押进囚车时,他冲着紫禁城嘶吼:老爷子当年说的话不算数了吗!却忘了朱棣临终前拉着朱瞻基的手说的那句:你爹把国库填满了,该你带着大明的旗插到草原上了。

龙椅背后的真相从来不止一个。朱瞻基的光环盖住了父亲二十年的隐忍,朱棣的野心藏起了对王朝稳定的算计。当朱高炽在位十个月便猝死的消息传开时,杨荣红着眼睛拟遗诏,突然笑出声——这天下终究回到了最像朱棣的人手里,只不过这次,是从书案到战马的完整传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