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穆帝司马聃,是东晋的第五代皇帝,他在位期间(344年-361年),年仅十九岁便去世。
司马聃字彭子,生于建元元年(343 年),是晋康帝司马岳的长子,母亲是康献皇后褚蒜子,两岁时被立为太子。
建元二年(344 年)九月二十六日,晋康帝司马岳驾崩,次日,年仅两岁的司马聃在何充的推奉下,遵从遗诏继承帝位,并遵奉母亲褚蒜子为皇太后。 因皇帝年幼,司徒蔡谟等人上奏恭请皇太后临朝摄政,褚蒜子遂下诏同意,开始临朝亲政,何充则被加授为录尚书事、侍中,辅佐国政。永和元年(345 年)正月,皇太后在太极殿设置白纱帷幕,抱司马聃坐于殿前,改年号为永和。
永和二年(346 年)十一月,桓温上表朝廷,征伐成汉。次年三月,桓温军队先后击败成汉将领李福和李权,逼近成都,李势率兵抵抗但最终失败投降,桓温接受其请降,并将李势及成汉宗室送到建康。
永和五年(349 年),褚裒以后赵内部争权、国家大乱为由,上书朝廷请求讨伐后赵。初期取得一些成果,但后来在代陂大败于后赵南讨大都督李农,褚裒后退驻扎在广陵并上奏请求贬降自己,朝廷命其仍返回镇守京口,并解除其征讨大都督官职 。
永和八年(352 年),殷浩上表朝廷请求北伐,但因部下叛变等原因,前行受阻,被迫退回寿春。次年十月,殷浩再次率领七万大军北伐,又因姚襄叛变而大败,被迫丢弃装备逃至谯城。
永和十年(354 年)二月,桓温发动北伐,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进攻武关,水军直指南乡,并命梁州刺史司马勋从子午谷北上进攻前秦。四月,桓温军队在蓝田击败苻健军队数万人,进驻霸上,但后来因军粮短缺撤军,途中遭遇前秦军队袭击。
永和十二年(356 年)二月,桓温上表朝廷请求迁都洛阳,修复皇家陵墓,朝廷任命其为征讨大都督,讨伐姚襄。七月,桓温率军出发,并于次月在洛阳南部的伊水击败了姚襄,收复洛阳。
永和年间,在皇太后褚蒜子的临朝摄政之下,士族之间以及士族与皇权间得以维持平衡,东晋内部呈现出相对安定局面,士族名士生活自在闲适。
升平元年(357 年)正月初一,司马聃行加冠礼,太后下诏还政,司马聃开始主持朝政,改年号为升平。同年八月十九日,司马聃立散骑侍郎何准的女儿何法倪为皇后。不过在其亲政后的两年间,东晋多次派兵攻打前燕,但均未能取胜。
升平五年五月二十二日(361 年 7 月 10 日),司马聃逝世于显阳殿,年仅 19 岁,由于他并无子嗣,皇太后下令由琅邪王司马丕(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接替帝位。同年七月二十三日,司马聃被葬于永平陵,谥号穆皇帝,庙号孝宗。
晋穆帝司马聃在位期间,虽然年幼无法亲政,但东晋朝廷在褚太后和诸位辅政大臣的领导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成就。同时,他也为后来的东晋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他英年早逝,未能亲自实现更多的政治抱负和军事目标,这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