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漫谈|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

内明书院 2023-08-03 17:50:31

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把心理的修炼跟日常生活各种事情融合在一起的这种做法,这种设计,它有它很好的一面,就是你只要正在生活,你等于就在修炼自己。

是不是起到了效果呢?我觉得是起到了效果。我觉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从根上来说,是道德修养很好的,很善良的一个民族。当然有些人说不是啊,我看到现在我身边的好多中国人做的一些事情很差劲啊,根本就不是多么善良。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些事情很差劲,那就说明你心里边对于怎么做才是善良的,你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

你说,如果有老人很需要让座,但是年轻人不让,你心里面就觉得这个很差劲;或者说有一些老人为老不尊,然后在那欺负一些年轻人,倚老卖老,你觉得这个也很差劲。

你想一想啊,你觉得这些事情差劲,这不就说明你心里边有一个什么样才是对的,什么样才是好的一个标准吗?那个标准,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在很长的几千年的这种自修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一些东西。

就有些其他民族或者其他人种,或者其他国家的人,他去做那些我们觉得很差劲的事情,他都不觉得差劲。他觉得很正常,对不对?那就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好好的去修养自己,他们心中的那个道德底线就特别的低。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管能做到什么程度,至少我们知道该做什么,至少在我们心里边,我们中国人是有一个道德标准的,然后怎么是对,怎么是错,我们大家大体公认是有一些规范的。

比如说,中国的老百姓就算不满,也不会去“零元购”,也不会去砸那些超市,在超市里面抢东西。我们会觉得人家超市的老板,招你惹你了,对吧?人家还没有对你不好啊,你去抢人家的东西,这个不公平。所以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有好多人去做很多在其他人眼里边很差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来说哈,我们真的道德水准还是更高的。

美国一个什么城市,发生自然灾害,龙卷风还是什么东西,然后军队去救灾的时候,军队都得荷枪实弹,因为如果你不荷枪实弹,在这种灾难期间这么乱的时候,那就非常危险,那些灾民很有可能会攻击军队。而我们中国呢,我们在地震的时候啊,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解放军到那去救灾,根本不用带武器。因为我们是来救灾啊,怎么可能有人去攻击我们的解放军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想也不会往那去想,的确也没有那种事情发生,不是一起都没有啊,但是是非常少。我们中国人觉得即使是在有这样大的灾难的时候,你也不应该去违法乱纪,搞破坏,伤害别人,这是不应该的。

一个人胆子比较小哈,所以在地震的时候,他就刺溜一下自己窜出去了,没有去管教室里边的学生。这个人他出去之后,他就要跟别人解释说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这么做其实是符合某种哲学的。

那为什么要这么解释呢?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就是因为他自己也觉得自己这么做好像不好,不太好,就要解释一下。有一些其他的教师,更勇敢的,更有英雄气的,就会在那个时候去救学生,有些甚至牺牲了生命。他们不需要解释啊,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英雄。

这就是我们中国,中华民族从骨子里边,他会有一个道德的高标准。

有一些老人哈,很差劲的,他们会告那些把自己扶起来的人,诬陷人家,说人家把自己撞倒了。当然你可以说这是部分中国人的一些这个不道德、品质差,但是有一点你想想啊,如果你碰到这样的一个碰瓷的老人,然后你问他,你是不是碰瓷?他肯定不承认,为什么不承认呢?

因为他自己也知道他干的这件事情是坏事情,是不该干的,是丢脸的,会理直气壮的去这么干。我们其他人为什么对这些碰瓷老人非常愤怒呢?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在街上看见一个倒在地上的老人,我们都不敢轻易去扶了。哎,他剥夺了我们去扶老人的权利。

可是为什么我们要争取这种扶老人,不被讹诈的扶老人的权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多数的中国人都觉得,如果我们走在街上,看到有一个人倒下了,一个老人倒在地上了,我们是应该去扶一把的。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个道德底线,它总体上来说还是要更高的。

这个是靠的什么?

靠的就是过去的从周公开始,到后边孔子集大成,一直传下来的,这样一种在生活中以“礼”的方式,以一种伦理,以一种习俗的方式,去把一些好的道德品质修炼出来的这样的一些方法。

这种方式有没有缺点和不足呢?我觉得也有缺点,也有不足,他的缺点和不足是什么呢?就是当你的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成为了一个心理的自我修炼,就很辛苦,对不对?

这就好像很累,好像没有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那种自由的、任性的,然后让我们的心灵很随意的去行动的这个空间。就这种空间就太小了。这就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就会让很多中国人觉得很累,觉得不轻松。

在有一些,比如说规矩比较多的家庭中,他们培养出来的那些孩子,的确是更有教养。但是呢,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些孩子也会觉得活的比较累,比较不轻松,可以说是一个副作用。

还有一点就是说,有时候呢,某种做法可能在某个时代是很好的,有很好的效果,很适合。但是当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之后,可能它就不见得那么适合了。

就说在古代我们特别强调孝敬,要求我们去听老人的话,要听父母的话,顺从父母。这种在古代的生活中呢,其实也不是完美哈,但至少还是可以的,因为在古代大家的生活方式是非常稳定的,所以老人在这个世上活的时间更长,他人生经验更多,所以我们去听老人的话,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可是呢,我们现在就不行了。现在那个生活方式变化太大,对好多事情老人根本就不懂,好多新生事物,好多新的生活方式,好多老人根本他就不懂,年轻人才懂。就像我们学计算机,老人学得很慢,孩子们学起来贼快,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要像古人一样,强调这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然后去听老人的话,那你就很有可能听的是错的。

好多现代家庭中,儿媳妇跟婆婆经常发生冲突的一个原因,就是婆婆总想教儿媳妇怎么样带孩子,总想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提供一些自己的经验教训。但是儿媳妇肯定是发现婆婆所说的那些方法,所提供的那些建议,都是很不适合当前的时代的,肯定不愿意听啊,这是正常的。如果她要听了还麻烦了呢,很多时候她不听可能是更好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如果我们还一成不变的遵守很多老的规矩,其实不见得是好事。既不见得生活得愉快,也不见得就真的提升你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又很累,又没用。所以怎么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怎么解决这样一个困难?

其实是应该像过去我们的领袖说过这句话,叫做“移风易俗”。应该根据我们现在的时代的特点,根据我们现在的这种需要,根据我们现在的这种情况,然后去重新进行一些设计,设计一些新的习俗,然后还是可以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来提升我们的某些心理品质,但是提升的方式跟古代,跟过去啊,甚至都不用古代,跟几十年前是不一样的。

有一些风俗,它真的是过去有用的风俗,但是在今天我们看起来会觉得很不好的。比如说什么闹洞房、听房,这种风俗在现在看起来呢就是性骚扰。那我们就不要再继续那样子去做,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新的风俗,各种不同的节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做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用来培养一些什么样的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可以重新设计。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我就在这先不说了哈。其实我觉得也许我后边可以跟其他的心理学家一起,大家做一些设计,做一些新的设计,然后去试一试看,看看它是不是挺好玩?大家是不是愿意接受?它是不是对我们提升某些心理素质是有帮助?

如果是的话,它就可以慢慢的形成一些新的民俗,所以这种在生活中去自修,去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这件事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很核心的部分。我觉得这个不能丢掉,但是具体怎么做,这个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沿袭过去的老的方法,我们可以找一些新方法,这个就可以叫做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我觉得很值得去做一做看。

END

关注我们

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作者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

1 阅读:23

评论列表

莊子

莊子

2023-08-05 21:0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内明书院

内明书院

倡行心理服务,科普心理知识,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