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平 郴州报道
没有亲历见证,感受不到抢险救灾抢通工作的艰难。8月12日,笔者深入到资兴市黄草镇龙溪村通往杨家坪方向的抢通一线采访。
途经刚抢通不久的S205线兴宁至龙溪村43公里公路前行,随处可见“格美”台风强降雨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严重灾情,大片树林的塌方、半座山的大面积山体滑坡、依山而建的公路路基被肆虐的洪水冲空……给公路留下了累累伤痕。
自7月27日以来,全市交通公路系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吹响抗击“格美”台风的“集结号”,立足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人民的意识,立即投入抗洪抢险保通工作。在沧海横流中大力发扬交通“两路”精神,彰显了交通公路人战天斗地、大无畏惧的气概,谱写了一曲曲担当作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赞歌。
亲历抢险:在险象环生的夹缝中奋力开拓
沿着S205线兴宁往天鹅山行驶,小心翼翼地从仅有一台车的宽被抢通的灾毁路段通过时,一路上可见到:路基一半掏空路面空悬、整段公路被冲毁、泥石流夹裹着大量树木掩埋路面......
“这里几十米的公路全部被冲毁,用了两天时间,利用一条小路进行了开挖拓宽才修成了便道。”
“这段弯路处于峡谷之间,四面八方的山洪全部从此处汇聚,把泥沙、巨石、成片的树木冲流而下,整段公路被掩埋,3台抢修设备集中抢修花了半天时间。”
“半座山体崩塌下来有万余立方,路也没了。冒着高边坡二次塌方的危险,在屡塌屡抢的困难下,历时一天半,在千疮百孔的泥石流堆里重新开出了一条便道。”
……
郴州市交通建设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恺在车上,道出了他连续一周坚守抗洪救灾保通一线,亲历的一幕幕险象环生场景。
自7月27日以来,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令,在市交通运输局的主导下,迅速组织市交建集团应急抢险救灾队立即奔赴资兴S205线兴宁至龙溪村43公里开展灾毁公路应急救援抢修工作。
历经195个小时,终于在8月5日晚上八点半,成功打通了兴宁至龙溪段的最后一个断点,实现了全线抢通,为救灾物资输送,有序开展灾后重建赢得了宝贵时间,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支持。
接力奋战:不获全胜不收兵
8月6日,在刚刚完成抢通兴宁—天鹅山—龙溪村的任务后,郴州市交建集团又接到了“继续打通龙溪—秋木—杨家坪线路”的调度令。
白廊镇杨家坪村位于资兴、桂东、汝城交界处,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还没来得及修整的应急抢险队员,通过短暂的补给,立即组织抢修设备、抢修人员向杨家坪方向挺进。
郴州市交通建设服务中心一行人,沿着被冲断桥梁处被泥石流抬高的河床修建的便道,通过淤塞的河流,然后向大山上攀爬。
由于公路在高山绝壁、悬崖深谷间盘旋,并遭遇反复滑坡、坍塌和路基掏空,导致大型机械无法完全施展开,不断出现的泥石流也对施工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巨大的土石方量让疏通速度无法快起来。
“我们交建集团的6台挖掘机、3台铲车、1台加油保障车,20余名抢险人员,火速向秋木开拔。”郴州市交建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朱胜才介绍道。
他自接到调度令以来,已经连续一周在抢险一线负责集团应急抢险的调度协调指挥。
决战杨家坪的“合围战”打响了,包括市交建集团在内4家单位约60余人,以争分夺秒的速度、两头合围攻坚的力度强力推进。
经过应急抢险人员的齐心协力,截至8月12日晚,龙溪—秋木—杨家坪全长27公里的灾毁公路陆续抢通,还有大约不到3公里还在加紧抢修中。最后的这个位于黄草镇杜家自然村的“卡点”,因山体崩塌近100米,原来的公路约80米被冲下了河道,需要对一个路段降坡4~5米,采取向山体内开挖+下方填大量土石方+河道下用沙砾石巩固坡脚的措施处置。
从前方一线传来捷报:最后的位于黄草镇杜家自然村的“卡点”,已经于8月13日11:27攻克抢通。
参与全线抢通的4家单位获悉喜讯后,开足马力,拉开了最后的歼灭战,让资兴市最后一个因灾毁未通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杨家坪村通车。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尽管遭受了“格美”台风的严重灾害,灾后重建任务艰巨繁重,但是再大的困难,都无法阻挡交通公路人履行“开路先锋”的使命、勇毅前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