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在家躺平多次信誓旦旦说复学,但都食言了,如何解决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11-14 17:28:44
01

休学容易复学难

妈心理答疑群里一位家长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

孩子今年16岁,抑郁休学后,在家从早到晚玩游戏。

自己和孩子多次沟通,孩子一点听不进去,把手机看得紧紧的,生怕父母抢了。

妈妈还用断网威胁孩子,但后来看孩子总是郁郁寡欢,不出门,没办法又开通了网络。

后面孩子经常信誓旦旦地说开学一定去学校,每次临到眼前就找各种理由推三阻四的不去。

妈妈说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边是想要无条件接纳和尊重孩子的状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一边很担心自己不断妥协,任凭孩子这样“放纵”下去,会不会太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

答疑老师问:“您觉得孩子什么样算是准备复学了呢?”

妈妈:“最起码得拿起书看一看吧,一天学不了五六个小时,学一个小时也行啊,可是我看他从不翻开,书都落灰了。”

答疑老师:“那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孩子每天看一个小时书你就能安心,每天玩五六个小时就是变好了?”

妈妈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换算方式,立马开始习惯性指责孩子:

每天可不止五六个小时呢,我给他准备了一份学习计划,他是一点也不听。

没有自控力,不洗澡不刷牙,更不整理房间。

不好好睡觉吃饭,每天点外卖,吃垃圾食品……

那孩子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哪里呢?通过答疑老师和妈妈深聊之后,孩子问题出现的原因才渐渐清晰起来。

02

妈妈不相信孩子有变好的潜质

妈妈一直想让老师给到他一个肯定的答案,不停的问:

可以推孩子一把去上学吗?要不要干预他玩电子设备,要不要问问他上学的事情,要不要问问他到底怎么了,孩子什么也不愿意跟我们说该怎么办?等等......

答疑老师一旦开启对话,想带领家长思考孩子有没有变好的情况,家长会立马反驳。

妈妈似乎很笃定一件事:自己的感觉是对的,孩子没有变好的潜质,我这么爱孩子,他不按照我说的做,才会废掉。

说白了,妈妈内心戏很多,担心自己不帮孩子谋划,不推着孩子往前走,孩子就废了。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却忽略了在他们母子二人的博弈中,复学只是筹码,而他们关系中真正需要处理的是,妈妈能不能主动放手。

默薇老师在《重新定义父母》一书中提出:“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带着自己的生命密码,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内在规律。”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其实并不取决于父母,也不会完全依赖于父母。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只要有肥沃的土壤、适量的水和阳光,种子就会发芽,它是玫瑰还是牡丹,是由它自己决定的。

即使父母再努力,也不可能让一颗牡丹花的种子开出玫瑰花。

父母越是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被塑造,孩子反而越是叛逆。

根据我看过的这么多案例,很坚定地相信,孩子也不会无限度地休息。

一个人知道自己有选择权,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了,孩子就会从情绪脑转为理性脑,在要求和行为层面,他不仅会非常愿意和父母来进行协商,更会迸发巨大力量去克服困难。

我不止一次听到不同的孩子说,其实呆在家里也很无聊的。

03

家长的接纳和放下要打个引号

妈妈表达自己的委屈:

我认识到自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我总是试图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他,我已经向他表达了歉意。

我常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已经降低,只希望他健康快乐。

我感觉自己已经放手,即使要养他一辈子,我们也愿意接受。

自己已经这么“委曲求全”了,孩子怎么就没有变好了呢?

这些话语听起来似乎显示出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家长的释怀。

然而,如果你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聆听,几乎不会感到高兴。

“妈妈认为我要一辈子待在家里,我真的已经这样糟糕了吗?”

家长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接受了孩子的现状,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家长看着孩子休学在家,心里有无尽的焦虑:

孩子不去上学,仅仅是一个初中/高中学历,将来能干什么?

他老待在家里,不跟人交流,永远这样怎么办?

就算出去了,谁会要他,怎么养活自己?

焦虑在这样的想法中不断加剧,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到孩子,不知道如何陪伴才更有效,接纳成了无可奈何的妥协。

为什么孩子不信任你,你做了很多,孩子也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可能就是家长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中,带给了孩子很多的压力。

我们常常误以为孩子是因为偷懒、逃避学习而选择待在家里。

但实际上,许多孩子痛苦的根源在于,他们渴望上学,却无法做到,这种内在的无力感,需要时间来治愈。

0 阅读:6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