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口碑变差不是因为高平陵政变,而是被他的不肖子孙们给破坏的,如果他的子孙争气一点,司马懿的风评兴许能赶上杨坚。
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洛水之誓”也不是导致司马懿口碑下滑的原因。

所谓的洛水之誓,指的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而夺取曹魏军政大权。
当时执掌大权的是曹爽,司马懿就是趁曹爽带着禁军和傀儡皇帝离开洛阳到魏明帝的陵寝高平陵祭拜,洛阳空虚的机会,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
同时以郭太后的名义下诏,列出曹爽的罪名,宣布罢免曹爽及其亲信的权力,命令曹爽以侯爵的身份返回封邑。
曹爽当时手里有一支禁军,还有傀儡皇帝也在他身边,原本是有和司马懿一较高下的实力,但曹爽自己没有信心能赢司马懿,因此对于是战是和,接下来该如何出招这些问题一直犹豫不决。
这时,司马懿为了诱使曹爽放弃抵抗、举手投降,派专人前去劝说,并且保证,只要曹爽放弃抵抗,他司马懿就绝不赶尽杀绝,曹爽回来以后,除了不再执掌大权以外,还能保留封爵,做个闲散的宗室大臣,安稳地度过余生。
为了让曹爽相信,司马懿还指着洛水发誓。
曹爽最终选择了相信司马懿,决定放弃抵抗。
谁知,当曹爽回到洛阳后,司马懿出尔反尔,违背誓言,一转头就诛了曹爽一家三族,他的一干亲信党羽也遭到清洗。
这其实就是一个用阴谋诡计斩草除根的故事,在历史上谈不上有什么很坏的影响。
就算是负面影响,那影响力也是很有限的。
因为历史上比司马懿狠的人多了去了。
汉文帝登基前夕,他的王妃以及几个儿子离奇暴毙,成为一桩悬案,很多人怀疑他的王妃是当初吕后指定的吕家人,生的儿子也有吕家血统。
功臣集团发动政变诛杀吕后党羽后,为了斩草除根,要求处死汉文帝的王妃和儿子们,他为了登上帝位,杀了王妃和儿子。
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但汉文帝的风评依然很好,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江山时,屠了很多北周宗室,可他的风评也并不差。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丝毫不妨碍他在历史上是一位千古明君形象。
朱元璋屠了那么多功臣,卸磨杀驴、兔死狗烹,却一点也不妨碍他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形象。
所以,司马懿他也没对曹魏宗室大开杀戒,只是对曹爽及其党羽进行了大清洗,顺便用了一些阴谋诡计,放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根本算不上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跟以上那几位比起来,司马懿似乎还没有他们狠,没有他们会玩阴谋诡计。
可他的风评怎么就下滑得那么严重呢?
这个事情得怪他的子孙们太不争气了。
前面提到的那几个厉害角色,隋文帝、唐太宗、汉文帝、朱元璋,哪一个没干过违背道义的事情?
那他们的风评为什么没有一落千丈呢?
因为他们干出了成绩,那些辉煌的成就足以掩盖他们干的那些脏事儿带来的影响。
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天下,终结了南北朝乱世,开创了开皇之治,打败了突厥。
李世民打下了李唐半壁江山,开创了贞观之治,在位期间,灭了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国、薛延陀,开疆拓土上万里。
朱元璋一个要饭和尚出身,攻灭了元朝,干掉了陈友谅、张士诚,开创了洪武之治。
他们的确干过一些违背道义的脏事儿,但跟他们那些辉煌的成就比起来,那些脏事儿带来的影响根本不值一提。
说白了,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随便拿一样出来,就能直接对冲掉那些脏事儿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司马懿不一样,他没有这个机会。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已经70岁高龄,等他把这件脏活儿干完,两年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再去创造新的成就来抵消他干过的脏事儿带来的不利影响。
而司马懿死后,唯一能替他抵消这种不利影响的,就是他的子孙们。
可他的子孙实在是不争气,非但没能给先祖争光,反而败坏了整个家族的名声。
从他的孙子司马炎开始,就出问题了。
司马炎篡夺曹魏江山,建立晋朝后,又攻灭东吴,完成了天下一统,但司马炎很快就给晋朝埋下了多个祸患的种子。
先是他自己在后期耽于享乐,开始变得荒淫无道,搞得朝堂混乱,天下民不聊生,接着又智商下线,把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儿子立为太子,最后还要效仿刘邦搞分封制。
他死后不久,这些祸患的种子很快爆发。
由于司马炎后期沉迷享乐,奢侈无度,不理朝政,在他死后,积弊越来越重,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司马炎那个有智力缺陷的儿子继承帝位后,无法掌控朝政,导致政变频繁,加上分封王们为了争夺权力,纷纷起兵干预朝政,试图夺取权力。
最终引爆八王之乱,由此,好好的一个大一统帝国瞬间陷入多方混战的内乱局面,周边的胡人趁机攻入中原,最终灭了西晋,五胡乱华由此开始。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那就是一段黑暗的历史时代,这是司马懿的子孙干出的所谓“成就”。
站在这个角度,由于司马懿的子孙后面搞出了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这种祸患,非但没有提升司马懿的风评,反而直接断崖式拉低了整个司马家族的名声。

但凡司马懿的子孙能经营好晋朝,不说有多么辉煌,至少维持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打赢几场对外战争。
没有发生八王之乱,也没有出现五胡乱华,而是一个对周边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强大王朝,并且开创了一代盛世。
那么,他司马懿就是这个强盛王朝的奠基人,日后这个王朝取得的所有辉煌成就,都会提升司马懿的光辉形象。
那个时候,人们会说,要不是司马懿架空曹魏,最后由司马家统一天下,三国的乱世还不知道持续多久呢。
所以司马懿的名声形象会不断往好的方向提升。
他的子孙每干出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成就,司马懿的风评就会越高一分。
但是很明显,司马懿的子孙没有一个争气的,最终只能任由五胡乱华的发生,而毫无能力再次统一天下。
但凡偏安南方的东晋皇帝中,出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解决内部门阀,再挥师北伐,收复中原,打服周边各部,司马懿的名声一样能提升。
然而,司马家自从八王之乱以后就全废了,整个晋王朝也只能苟延残喘,没有能力再创造辉煌,司马懿的名声不仅提升不上去,反而因为各种乱局一落千丈。
因此,司马懿的名声一落千丈并不是因为他本人的原因,而是他自己干脏活儿的时候太老了,以至于没有机会创造新的光辉成绩,而他的子孙又太不争气,非但没干出成绩,还惹出一堆祸患出来,遗祸百年。
北风飘雪
说的很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