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看了赵孟頫这幅画很上火,鼻子都歪了

卓子聊聊书 2025-01-08 19:08:53

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会有朋友纳闷,乾隆比赵孟頫的岁数小了457岁,他俩之间应该产生不了什么瓜葛呀。虽然他们俩人之间不会产生什么瓜葛。但,却因乾隆看了赵孟頫的一幅画,却自己生出了烦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各位看官,听我详细说给您听吧!

宋末元初的大画家赵孟頫的绘画作品《鹊华秋色图》,是他在公元1295年41岁的时候画的描写济南北郊鹊山和华不注山美丽景色的一幅传世之作。后来,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幅画。他去济南的时候还特意带着这幅画,打算将这幅画与实景来一番对比。他想看看,到底是实景美,还是赵孟頫的画美。结果,到了济南,乾隆皇帝拿出这幅画与实景一对比,气的他鼻子都歪了。大呼赵孟頫的这幅画骗了他,并下令将画毁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各位看官,还是听我慢慢往下聊吧!

赵孟頫曾在济南做过官,他对济南的美景是相当熟悉的。后来,赵孟頫回到家乡浙江吴兴的时候,见到了好友,著名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这位周密的祖上是济南人,因躲避战乱定居吴兴。周密虽然没在济南呆过一天,但,由于他的祖籍是济南,所以,他对济南有着特殊的感情。由于赵孟頫刚在济南回到家乡,他们二人的交谈自然聊起了济南。

于是,赵孟頫就将济南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美丽景色画成了《鹊华秋色图》送给了周密,一解他对济南的向往之情。

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说赵孟頫这幅《鹊华秋色图》是在骗人呢?事情还得从地理上的变迁和画家的想象说起。

原来,在鹊山和华不注山之间有一条叫“济水”的河流。这条河在赵孟頫那个时候出现了断流,所以,这条河并没出现在画面上。还有,赵孟頫在绘画的时候展开了画家的想象,为了使画面更加精彩,他在画杂树丛的时候还特意画上了几棵只有南方才有的水杉树,这种树在济南地区根本没有。再就是,赵孟頫在取景站位的时候,是从城内往北望的视觉画的。这样画出的是,鹊山在画面的左端,华不注山是在画面的右端。

(删除盖章狂魔们的印章后,我们看到的原作是这样的。)

然而,乾隆皇帝是站在城外向南望的视觉来欣赏这幅画的。这样一来,整幅画面的方位是颠倒了。现实中的鹊山与华不注山相隔约有二十里路左右,而画面上的两座山好像离的很近,只差了几棵树的距离。

乾隆皇帝看到这里,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 既然是画秋景,你看那些树木,有些长的很旺,有的却已经成了冬天掉没叶的枯树了,甚至还有南方的水杉树。特别是两山之间还有一条水势旺盛的河流他却没画进去,这要打起仗来,按照画上的方位去前进,不但鹊山和华不注山的方位错了,还有一条阻碍部队前进的河流,这不是要贻误战机的吗!于是,乾隆皇帝想要将这幅画付之一炬。

我的个乖乖,乾隆皇帝竟然将这幅绘画作品当成军事地图了,怪不得他生这么大的气。

说到这里,老成需要解释一句,关于两山之间的那条“济水”。就是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太乙池的那条河流,它进入山东后途经济南东流入海。济水两岸的许多城市都是因济水而命名的,如:济宁、济南、济阳等。

历史上的济水出现过多次断流,巧的是,在赵孟頫画《鹊华秋色图》时,正赶上济水断流,所以画面上没有河流的痕迹。而乾隆来济南时,正赶上济水的流量很大,这也是误会之一。

乾隆皇帝没看到的是,在188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乡决堤,黄河水夺济水河床进入山东。也就是说,现在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之间的那条河流,已经变成了现在的黄河了。

值得庆幸的是,乾隆皇帝没将这幅《鹊华秋色》烧了。不然,我们就无法欣赏到这幅传世经典作品了。

以上这就是我所说的乾隆与赵孟頫之间千丝万缕的瓜葛,也许这应该说是乾隆对赵孟頫的隔空喊话吧!

0 阅读:14
卓子聊聊书

卓子聊聊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