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王屋山华盖峰南麓的阳台观,来了三位风尘仆仆的客人。他们来寻访的人,是阳台观的道长司马承祯。
然而司马承祯早已在九年前仙去。
三人中最年长的一位,在他留下的壁画前伫足,提笔写下二十五个字: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然后,象他们来时那样,消失在茫茫的白云深处。
这三个人,正是四十四岁的李白,三十三岁的杜甫,和四十一岁的高适。
这是大唐史上的天宝三载,也是李白人生中无法忽略的天宝三载。
这一年他在长久的徘徊挣扎后上书求归,而玄宗默契地赐金放还。一求一允,在看似脉脉的宾主温情下,是玄宗的不断疏离和李白的无限绝望。
长安梦,从此碎。
从一地渣渣里站起来的李白开始暴走。他经灞陵、蓝田抵商州、洛阳,又从洛水至黄河,经汴水到汴州,一路走到王屋山。
对了,顺道他还捡了两个粉丝:杜甫和高适。
一行三人,叩响了阳台观的大门。
贰
李白和阳台观的结缘,要远在二十年前。
但冥冥万事中的牵连,可能更早、更久。
我们把时间倒退到二百五十年前。
二百五十年前,齐高帝的重臣、江淹的师父、司马祟祯的祖师爷——陶弘景辞官赴句曲山隐居,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与白云为邻的修行生涯。
他人在山里,却被皇帝萧道成不断热情地催促:"快回来,山里到底有什么东西那么勾你啊?"
陶弘景不为所动,写了一首诗回复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我就是爱这白云啊。”
陶弘景一心修仙,说什么也不肯下山。
自他以后,上清教茅山宗高人辈出,世人叫他们茅山道士。
又过了一百多年,一个厉害的茅山道士出现了。
他简直就是陶弘景的翻版,又渊博又淡泊,又睿智又励志,他自号“白云子”。
那是陶弘景的四传弟子、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此人,能诗,能文,能琴,能画,写得一手好篆,道学功夫倍受李唐皇室推祟,和皇帝们的关系很好,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代皇帝屡次召见他,武则天亲降手敕赞美他,睿宗赐他宝琴和霞纹帔,玄宗给他造了阳台观……他和王公巨卿们的关系也特别融洽,朝中遍布道友。
司马承祯能如此的牛逼,固然是他道学深厚、道心仁厚,也和李唐热爱道教有极大的关系。
话说李唐宗室为了有个响亮的祖先,往上追了N代认李聃为祖,道教遂成为国教。太宗皇帝和玄宗皇帝又对茅山宗情有独钟,于是茅山宗的弟子和道友遍布三山五岳,甭管是王公贵族、文人学士还是普罗大众,对修道的热情都无与伦比。
在茅山道士司马承祯六十多岁的时候,李唐宗室的一支罪族为了避祸,辗转逃匿于绵州广汉,在这支罪族中,将诞生一个男婴,生他的时候母亲梦到有太白金星扑入怀中,遂为他取名李白,可惜他身为皇族之后,将终身沦为庶人。
好了,到这里为止,李白和阳台观的伏笔,基本上已经写好了。
而李白自己呢,打从出生开始,就在孜孜不倦地朝这个伏笔靠近。
他“五岁通六甲”(六甲是道教术数),少年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二十岁从道士手中接受过“长生箓”,二十四岁为求见司马承祯一路追赶到江陵,终于位列仙班——成为司马承祯“仙宗十友”中的第十位。
命运的伏笔走出了第一步。
那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
但九年以后,命运的伏笔才走出第二步。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李白与元丹丘结伴到嵩山学道,友谊更上一层。
又七年,元丹丘奉旨入长安,向玄宗传授道法。
再二年,元丹丘向跟随过司马承祯学道的持盈法师极力推荐李白:“这个人,是司马承祯的仙宗十友之一,道学高深,诗写得很好!”
这个持盈法师,就是玄宗的妹子玉真公主。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在玉真公主的举荐下,玄宗皇帝下诏,召见了司马承祯的仙宗之友、元丹丘的兄弟之交、会修道会写诗的李白,并亲自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那曾是何等的荣耀!
可惜君王对陶景弘和司马承祯的恩宠没有在李白身上重演。
两年后,四十四岁的李白怅然离开长安,前往阳台观,和羽化登仙的司马承祯虚空相见。
当李白在阳台宫内看到司马承祯留下的,那高一十六尺,长九十五尺,仙鹤、白云、群山、涧壑……仙气盈拂的巨幅壁画时,是否会记起二十年前,他们第一次相见,那耄耋老者望着他,曾赞他“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二十年啊,弹指即逝。
意气风发的少年,经历了求仙不成、求仕不成、求隐不成的种种,蹉跎成中年,在遭受命运一万点暴击的时候,司马承祯和阳台观,想必在李白心里,是明灯一样的存在。
他踏进阳台观、写下《上阳台》的那天,正是司马承祯的祭日。
据说,这是谪仙人在人世间留下的惟一的墨迹。
叁
《上阳台帖》一共二十五个字,纵横恣肆得一塌糊涂,一点儿不沾颓唐和哀苦。
——哪怕一万点暴击也好,十万点暴击也好,他李白还是那个仙仙的,傲娇又任性的谪仙人。
他写“山高”两字,欲断欲连,似空中堕石,险疾而下。
他写“非有老笔”,“老”字突然放胆铺开,将前面诸字牢牢托住。
他写“清壮何穷”,写得七斜八歪+七零八落,然而,这摇摇欲坠中却有一种奇异的稳健。“清字”欹而不倒,妙有余韵,“何穷”则波澜层叠、复归一宗。
他的字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不计较笔法、点画、随心所欲的气度,“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这恣肆里有稳健,泼洒中含规矩,踉跄行来,好似一路醉拳,端的全无道理,偏生看得人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这就是李太白啊。
是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李太白。
写“会须一饮三百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太白。
他的诗象他的人,他的字象他的诗。
孟綮在《本事诗》里说:李白的字写得“笔迹遒利,凤峙龙拿”。
玄宗命白为宫中行乐诗,二人张朱丝阑于前,白取笔抒思,十篇立就。笔迹遒利,凤峙龙拿。
毕竟,他是二王一系的传人。
解缙在《春雨杂述 书学传授》里总结说:
蔡邕传蔡文姬、韦诞、崔瑗,蔡文姬传魏相国、钟繇,钟繇传钟会、卫夫人、庾翼,卫夫人传王羲之,王羲之传谢朏、郗超、王献之,王献之传羊欣,羊欣传王僧虔,王僧虔传孔琳之、阮研、萧子云,萧子云传智永,智永传虞世南,虞世南传褚遂良、欧阳询,褚遂良一支传薛稷,再传李北海,欧阳询一支传陆柬之,再传陆彦远,陆彦远传张旭,张旭传颜真卿、李白、徐浩……
在这个传承谱系里,李白和草圣张旭一样,同出“二王”一脉。
他写过很多的草书。
他曾“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也曾“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 ,可惜这些字大部分都没有传下来。
没有传下来的原因,大抵是因为他自己也不在意。在牛人辈出的唐朝,他的书不算太出名。
黄庭坚曾经说:李白在唐朝,并不以能书出名。
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但北宋的《宣和书谱》也说过这么一句话:唐人书法都好。
大抵唐人作字无有不工者。
所以文艺皇帝宋徽宗对李白也服气得很,说李白啊,书法不比诗写得差啊!
据说晚唐至宋,人人都以得到李白的墨迹为荣,南宋时御府里还保存着李白的行书二帖(《乘兴贴》《太华峰》)和草书三帖(《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其他如《廿日醉题》《送贺八归越》《天马歌》《吾头懵懵贴》等也在民间流传。
不过,现在这些墨迹都已经失传了,只有《上阳台》保存了下来,还有一些碑刻存留于世,如藏于曲阜孔庙《送贺八归越》石碑、宋拓李白书迹《星凤楼帖》等。
展望这一卷幸存于世间的《上阳台》,让人忍不住想:
在公元744年的长安城外,纠结于“多歧路今安在”的那个失意人,如果从此潜心于书法,唐朝会多出一个叫李白的书法家吗?
但显然,李白无意于此。
他选择了,做一个与白云为邻的道士。
肆
在那一年秋末,拜祭过司马承祯的李白,离开阳台观抵达齐州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箓,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
他从此会放下心里的一切,专心欣赏“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风致吗?
其实是不会的。
一个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人,他可能爱上这白云飘然不群的自由,也或者爱上云端里俯视众生的气象,但他注定不会象陶弘景和司马承祯一样,看透这白云其实本是一团虚空。
他们爱这一片虚空,但李白不会。
七年后,李白接受安禄山幕府的邀请北上幽州,不久旋归。
十二年后,受永王之邀,李白投身其幕府效力,并因此卷入永王叛乱案长流夜郎。
十七年后,李白请缨赴李光弼军幕效力,因旧病复发不得不回家休养。
那时候他已经六十一岁了,病得起不来了。
第二年,李白留下“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绝笔诗,死于当涂。
多年前,初遇司马承祯之时,他曾写下《大鹏遇希有鸟赋》,自比为大鹏,将司马承祯比为希有鸟。
如今,这只曾遇到希有鸟的大鹏,一生未展扶摇之志,又不甘心于做卑微的燕雀,在无尽的失意之后,终于折翅堕亡了。
伍
伟大的谪仙诗人回到了青天之上,而他的《上阳台》帖在人世间辗转流传着。
据说最早的藏家是宋徽宗赵佶。
赵佶亲自盖章“唐李太白上阳台”保证它是真迹,又说:
“我还曾经看到过太白的乘兴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他可不是只会写诗啊!”
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后来,南宋的赵孟坚、贾似道、元朝的张晏都先后珍藏过此帖。
张晏甚至说:“遍观晋唐法帖,令人昏昏欲睡,忽然看到这个帖,真让人身心清爽啊!”
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以后见过它的人,还有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项元汴、梁清标……
到乾隆为它题上”青莲逸翰“四字时,本只有十来寸的这个帖,已是一个三十多寸的长卷了……
彼时,它一千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