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一个书生娶了寡妇,寡妇很有钱,让书生一夜暴富,羡煞旁人。
实际上这寡妇是他前妻,寡妇怎么是他前妻呢,说来话长。
书生名叫莫富,出身于一个读书人家,父亲和哥哥都是秀才,为人老实忠厚。
寡妇名叫雅香,从小就很聪明,父母教她读书,她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长大后,她不仅通文墨,而且做事井井有条。她容貌姣好,远近闻名,很多人都想娶她为妻。
虽然很多人提亲,但最后还是嫁给了莫富,虽然他家并不富裕,但他为人正直,性格好。
婆婆去世后,只有公公在家,雅香便亲自操持家务,尽到了一个媳妇的本分。
换做别家媳妇,早就鸡飞狗跳,日子过不下去了。
但雅香从不抱怨,一直鼓励莫富好好读书,自己洗衣做饭,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
哥嫂也很喜欢她,邻居对她更是赞不绝口。
然而,平静的日子过了不到两年,当地出现旱灾,庄家都旱死,米面贵了好几倍。
除了有钱人生活照旧,普通人能走就走,走不了的等死,可说十室九空,路旁尸体随处可见。
还有人卖儿卖女,没有子女的卖老婆,惨不忍睹。
莫富一家看起来体面,实际上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贫如洗。
以前还能教书,灾荒时候,教书的生计也断了,全家人节衣缩食,还是没有活路。
莫富又不想当乞丐,只能卖了家里的东西,过一天算一天,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少,两顿饭变成一顿饭,最后只能喝粥。
莫富出去借米面,但家中有余粮的亲戚都闭门不出,走了一天,空手而归。
刚进家门,莫富昏倒地上。
家人赶紧把他扶到床上,喂了一碗热粥。
莫富恢复了一点体力,问:“哪里的米?”
雅香:“大哥把爹的棺材卖了。”
全家人都不说话,屋内一片寂静。
又过了两天,王大娘突然到访,带来了一个让全家人震惊的消息,当地恶少韩公子要娶雅香,一百两银子,莫家同意最好,不同意也要同意。
莫富当然不能同意,王大娘又说:“原本我也不想过来,但韩家有权有势你也知道,咱们这里谁敢得罪韩公子。照我说,韩公子还给了一百两银子,你们也不吃亏,与其一家人等死,还不如让你媳妇改嫁呢。”
莫富大怒,拿起东西要打人,被雅香拦下来,说:“王大娘稍等,我们商量一下。”
王大娘叹息一声,站到门外。
莫富的父亲躺在床上,已经饿的有气无力,哥哥为了养家,去了外地谋生。
雅香说:“好汉不逞一时之勇,再说咱们也斗不过韩家,除非鱼死网破。咱爹怎么办,嫂子和小侄子怎么办?我想了,与其与其饿死,还不如答应他,至少还有一百两银子。”
莫富握紧拳头,可恨自己无权无势,软弱无能。
第二天,王大娘送了一百两银子,雅香亲自检查了银子,的确是一百两银子,亲手交给了公公。
王大娘说:“小娘子,你也收拾一下东西,过一会儿我来接你。”
雅香点点头,莫富从外面回来,看到银子大哭,拉着雅香的手,说:“还给他,我们大不了离开这里。”
雅香:“又能去哪里,我走之后,你好好照顾爹和嫂子,用功读书,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你只当我死了。”
片刻功夫,王大娘和迎亲的人来了,雅香给公公磕了一个头,转身上了轿子。
全家人含泪送别,直到轿子消失在街尽头。
有一个奶娘跟着雅香坐在轿子里,雅香原本想着在轿子里上吊,一死了之,但韩公子早有防备,让奶娘盯着她。
走了十多里,终于来到韩家门口,吹拉弹唱十分热闹,宾客都向韩公子贺喜。
吉时一到,雅香进了韩家大门,拜了天地。
韩公子家中有一个大老婆金氏,二老婆白氏,两个人都很漂亮。原本还有三老婆,在嫁过来的路上上吊死了,所以韩公子才会防备雅香上吊。
金氏性格温和,从不敢顶撞韩公子,白氏心地善良,也是被抢来的好人家的姑娘。
雅香寻死不成,只能先住下来,日子久了,发现金氏白氏都是好人。
金氏喜欢抄经,养花;白氏喜欢做衣服,韩公子有一帮狐朋狗友,经常夜不归宿,雅香和金氏二人相处的很融洽。
一日,韩公子叫来雅香陪酒,管家看他心情不错,趁机拿来账本。
韩公子匆匆看了一眼,扔到一边,让管家出去等着。
雅香会弹琴,弹奏一曲后,随手拿起账本看了看,对韩公子说:“官人,这账目不对。”
韩公子不信,雅香拿来算盘给他算了一下,果然账目不对。
韩公子大怒,把管家叫进屋,管家的确在账目上做了手脚,以前都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今日被发现,急忙跪地求饶。
韩公子一脚踢过去,毒打了一顿,把管家赶了出去。
从此,家中的账本都由雅香负责管理。
半年后,韩公子又娶了一个小娘子夏氏,实际上也是明抢,夏氏的丈夫是个木匠,家里穷的揭不开锅,韩公子给了五十两银子。
夏氏身材苗条,人也泼辣,被韩公子打了好多次。
韩公子还是老样子,过了新鲜劲又去外面花天酒地了。
金氏和白氏也是见怪不怪,只有雅香比较忙碌,管理韩家的大小事情。
一晚,韩公子又没回来,夏氏屋子还亮着灯,雅香路过的时候听到了男人的说话声,心中一惊。
雅香是个聪明人,一定是夏氏屋内藏了人,悄悄离开没有揭穿。
实际上是夏氏的木匠丈夫,他想念夏氏,就偷摸着找过来幽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冬去春来,韩公子又看上了黄氏,黄氏刚死了丈夫,家中颇有金银。
韩公子找了两个媒人,连哄带骗,终于说服了黄氏的公婆。
迎娶那天十分热闹,听仆人说,黄氏被婆家绑上的花轿。
中午时候,迎亲队伍返回。
韩公子亲自到门口迎接,这个黄氏美若天仙,垂涎已久。
黄氏没有下轿,韩公子走过去,掀开轿帘。
突然一声惨叫,黄氏把利刃刺进他的胸口,韩公子倒地不起。
黄氏拔出利刃,自刎而死。
场面一度失控,乱成一团。
官府马上来人,发现凶手黄氏和韩公子双双死亡,草草接了案子。
金氏安排人买了两个棺材,简单办了葬礼。
金氏只是叹息,让白氏,夏氏各自回以前的家,临走的时候送了一些金银。
雅香聪明能管家,被留了下来。
金氏待人和善,二人情同姐妹。
一晃三年过去了,新来了一个县令,看到旱情如此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十分痛心,马上召集富商乡绅出钱,组织了一百多人去挖井,不到一个月就挖了上百口深井。
有些人认为徒劳无功想放弃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三处水源,众人喜极而泣,这个时候突然天降大雨,干涸的大地迎来了生机。
话说莫富自从失去了雅香,更加发奋努力,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终于考上了进士,十年寒窗终于光宗耀祖。
当地的富商乡绅争先拜访,送来许多礼物,房子都装不下。
不仅如此,还有权贵设宴款待,莫富也成了豪门的座上宾。
金氏和雅香也听说了这件事,一晚,金氏叫来雅香,说:“妹妹,想必你也听说了吧?”
雅香:“听说什么?”
金氏笑了一下,说:“那个莫富呀,好歹也是你前夫,你这么快就忘了?人家现在考中进士,前几天王员外还请他吃饭呢。”
雅香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金氏叹息一声,说:“当初舍不得你,才没让你走,你也不可能守着我一辈子,再说我还有个儿子,你是一个人。我想了好几天,你还是回去吧,以后想我了就回来看看。”
雅香:“我不走,我想留在这里陪你。再说即便我有意回去,他也不一定愿意,毕竟现在是进士老爷了,今时不同往日......”
金氏:“话不能这么说,当初你离开他也是情势所逼,而且咱们老爷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要不是你,他早就饿死了。”
雅香叹息一声,回屋休息了。
三日后,雅香正在刺绣,金氏笑呵呵走过来,身后还带了一个人。
金氏说:“你快瞧瞧,看谁来了?”
雅香抬头一看,说:“孟大娘!”
金氏:“她来说媒了。”
孟大娘满脸堆笑,说:“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雅香一头雾水,说:“我有何喜?”
金氏:“还是我来说吧,你那个莫老爷来提亲了!”
雅香又惊又喜,想不到莫富还记得自己,只不过现在自己是个寡妇,如何配得上他。
雅香不同意,金氏和孟大娘苦劝了半天。
其实,这些年莫富一直没有忘记这份恩情,雅香牺牲了自己,救活一家人。
功成名就之后,他也想过去找雅香,毕竟现在韩公子已死。但是又怕雅香万一有了孩子,舍不得离开韩家,在他犹豫不决迷茫的时候,金氏让丫鬟过去探探口风。
莫富这才知道雅香的近况,以及这些年的生活,实属不易。
有了金氏牵的红线,莫富也不管别人怎么想,马上找孟大娘说媒。
雅香:“我这个寡妇,怎么好意思再回那个家,不说公公,大哥大嫂怎么看我!”
金氏看天也晚了,让孟大娘先回去。
夜里又来到雅香的房间,给了她一张纸,雅香打开一看,急忙站起身,说:“使不得!”
金氏:“怎么了,你还嫌少吗?”
雅香:“不是。”
金氏:“就这么定了,现在我是一家之主,这些都是你的嫁妆,你没得选!”
雅香眼眶湿润,拜谢金氏。
三个月后,莫富迎娶了雅香,二人别后重逢,泪流满面,雅香给莫富擦眼泪,说:“你终于来了!”
回到家后,房屋还是以前那样破旧,雅香心很很不是滋味,这些年自己衣食无忧,但莫富却是“寒窗苦读”。
雅香从嫁妆里拿出一笔钱,重新修葺了房子,添置了许多家具,也给大哥大嫂买了新衣服,全家人喜极而泣。
后来,莫富做了县令,又做了太守,雅香一直陪在身边,生了一个女儿。
雅香让他纳妾,他坚决不同意。
金氏的儿子长大成人,娶了莫富哥哥的小女儿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