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知老之将至。
到底什么是幸福呢?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各自有专属答案。还有积极心理学专门研究。
心理学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作《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提出了一个“心流的概念”。
什么是心流?
在我们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或者某个目标,全神贯注、全情投入,享受其中的快乐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所以当你在全力以赴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出现“心流”。好像时间停止,自我意识消失,忘掉周围的一切。而这种快乐,让我们忘掉了世俗的烦恼。
一个重要的概念:“精神熵”。
这个概念借鉴了热力学的第二定律“熵增定律”。世界本是无序的,一切自发的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反过来一个系统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也就是负熵。
例如我们的生命就是对抗熵增的过程。我们不断了和外界交换能量,吸收阳光,事物,氧气让后排出废物。持续和外界交换就能维持生命。
作者认为:我们每天接受的咨询太多,大脑里面处于无序和混乱,熵增的时候,无数个念头争夺注意力,这时候内心一片混乱。而在心流状态下,大脑的思绪就简单有序,心理能量向同一个方向高效率的输出,思路简单,头脑清晰。
无论如何,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就这么多,所以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这就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做自己的喜欢的事,就不需要外界监督。“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读后感悟: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概念非常好理解,但是内容却是非常之多,还有一个套装(心流+发现心流),指导我们如何去发现心流,就像吃饭,还要教你如何吃饭,并且要把吃饭这件事重视起来。
只要认真体会,每个人都会有心流体验,只是看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短暂的专注一件事情不难,长期的坚持需要毅力。培养毅力应该从建立意识的秩序、控制感觉与思想做手,而且最好不要企图走捷径。
在很多育儿书籍里面都强调一个观点,做父母的就是陪伴引导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热爱。其他的事都是孩子的事。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热爱的前提下,才会心甘情愿的去做。
现在天气冷了,我去小市场淘两双过冬的鞋子,商品真的是琳琅满目,眼睛都要看花。有一个普通的有些破旧的小门面吸引了我,走进去里面都是手工棉鞋,一位满头白发的奶奶带着老花镜在做鞋。
我问她鞋子怎么卖?她回答说:“喜欢哪双,就哪双”。我随便拿了一双,20元。整个过程中,奶奶一直在做鞋,没有多说话。
这和平时去商场买鞋,售货员非常热情的推销,还拿鞋蹲下来帮忙试穿,天壤之别的风格。
一种你喜欢就买,不喜欢就随便的洒脱。
我挑了一双合适的,穿着挺暖和,在家里说起了这件事。妈妈也知道这位老奶奶,从小到大,她穿了很多年的棉鞋都是在那里买的,质量很好,而且价格实惠。天啊,这位奶奶应该做了半个世纪的鞋子。
这是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居然有种莫名的感动。
择一城,忠一事,不为繁华易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