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持续开展野化放归工作,将丹顶鹤的翅膀还给蓝天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9-03 16:06:05

绿色中国9月3日电(融媒体记者耿国彪、隗永红)浑身毛茸茸的丹顶鹤宝宝,跟着父母一起散步、觅食,惬意地生活着;两三个月大的丹顶鹤呆萌的漫步,寻找初秋的草籽;刚刚成年的丹顶鹤迫不及待地展开翅膀,向着远方的芦苇荡飞翔……这是记者在位于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荡中的辽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看到的一组组和谐画面。

丹顶鹤是全球现存的15种鹤中仅分布于东北亚的一种,分布范围涉及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地。迁徙种群为自俄罗斯经中国的黑龙江到朝鲜半岛中部越冬的西部种群,以及自俄罗斯经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到江苏盐城越冬的东部种群。盘锦湿地是东部种群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地,是该种群最集中的集散地。

经过多年保护管理,盘锦湿地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鸟类资源也不断丰富,鸟类种类已由1991年的236种增加到现在的321种。丹顶鹤种群数量也不断增加,2024年春季北迁时调查到588只,盘锦已成为丹顶鹤大陆种群迁徙的最重要停歇地。2010年以来,陆续有丹顶鹤在此越冬,且种群数量不断增加,2023年冬季越冬种群已达到112只,成为我国境内丹顶鹤第三大越冬地。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正是基于丹顶鹤繁殖种群的发现而划建的,从1985年的市级保护区发展到现在的国家级保护区,历经了39年时间。在盘锦,丹顶鹤及其栖息地保护成效显著,丹顶鹤大陆种群在保护区停歇或繁殖数量最多达到808只,自然越冬达到近百只;2016年以来,人工繁育丹顶鹤442只、野化放归140只,调查监测到野外筑巢、孵化的丹顶鹤22对,成活雏鹤24只,为建立丹顶鹤不迁徙种群和野外种群复壮奠定了基础。

据辽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站长于长斌介绍,2012年,建立了辽宁省丹顶鹤种源繁育基地,占地近7000亩,现有雏鹤舍8座,孵化育雏室6间。截至目前,已建立30对繁殖鹤的稳定种群;每年的繁殖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至2023年人工繁育丹顶鹤356只。2024年繁殖成活86只,人工繁育技术不断成熟。同时,2021年开展了丹顶鹤野化工作,将140只人工繁育的丹顶鹤放归自然。2022年监测到有7对在野外繁殖,并成功繁育后代9只;2023年监测到丹顶鹤筑巢17处,出雏成活15只,这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种群扩大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首次大规模放归的140只丹顶鹤,已经适应了野外生活。各种数据表明,人工繁育丹顶鹤并野化放归自然,弥补了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的不足。”于长斌说,野外出生的小丹顶鹤头一个月以肉食为主,水里的小鱼、小虾都是它的佳肴。一个月后,杂食性动物的属性就很明显了,芦苇嫩芽、作物种子都能吃。

在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饲养员正在给丹顶鹤喂食,她一边将玉米撒给三五成群的丹顶鹤,并和它们说着什么。她告诉记者,成年的丹顶鹤食量很大,一天要进食玉米2斤左右,还要进食一公斤以上的杂鱼。盘锦人把关爱丹顶鹤当作一种时尚,把喜欢丹顶鹤的真情实感融入到生活之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盘锦就有“油城”“鹤乡”之称,盘锦市兴隆台区建成时,鹤鸣路、鹤舞路、鹤翔路、鹤乡小区、鹤乡小学等陆续登上盘锦城区地图;文学艺术家也钟情于描绘辽河口的丹顶鹤,歌舞诗《养鹤人》、童话故事《善良的丹顶鹤》……他们用艺术形式传颂了发生在盘锦大地的丹顶鹤的古老传说和动人故事。

盘锦市林湿局副局长张海来表示,盘锦是一座因湿地而精彩的生态之城,河口类型湿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得到有效保护,通过退养还湿等举措进行生态修复,为鸟类等野生动物营造了美好家园;盘锦将有力有序做好丹顶鹤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把仙鹤的翅膀还给蓝天,让丹顶鹤在鹤乡盘锦自由飞翔。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道路上,盘锦还做了很多。盘锦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持续开展了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辽河口湿地旗舰物种黑嘴鸥繁殖种群由1992年的1200只增加到2023年的11357只,成为濒危物种保护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南小河始终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种群繁殖地。监测到迁徙停歇的丹顶鹤种群数量最多达到808只;丹顶鹤越冬种群由2014年的5只增加到2023年的112只,盘锦已成为丹顶鹤大陆种群第三大自然越冬地。西太平洋斑海豹由2000年的几十只增加到2024年的393只。

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局长侯军表示,接下来,盘锦将继续围绕到2025年实现野化放归丹顶鹤500只的目标,开展丹顶鹤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等各项工作,同时加大宣传保护盘锦湿地、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的力度,为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努力。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