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烟云中驶来的长征渡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9-05 16:10:51

□记者刘庆元

■开栏的话:

90年前,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集结出发,开启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场伟大远征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历经浴血奋战、烽火洗礼,长征出发15年后,新中国宣告成立。

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时间节点,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近期派出多路记者,探寻赣南大地的红色馆藏,深挖蕴藏其中的动人故事,感悟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以进一步激荡起红土儿女饮水思源再出发、感恩奋进新长征的磅礴力量。今日起,本报策划推出“共和国不会忘记·红色馆藏背后的故事”专题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初秋的于都河,蜿蜒秀美,碧水微澜。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一侧,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在阳光照耀下巍然矗立。纪念碑向东100多米,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纪念馆二楼展厅,陈列着一条斑驳沧桑的小木船,船上竹篙、桨、橹俱全。虽历经岁月侵蚀,但木船保存完好,略泛白色。它静静地安身于此,无声地述说着90年前那段艰险重重、军民情深的故事。它就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渡过于都河时,曾经用过的一条渡船。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中央红军第一、二纵队,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机关纵队8.6万余人,在于都河北岸集结后,渡过滔滔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

当时的于都河,河面平均宽600多米,水深1米至3米,水流湍急。河面上没有桥,红军选择从县城东门、南门、西门,梓山镇仙峰坝,罗坳镇孟口、鲤鱼、石尾,靖石乡渔翁埠等8个渡口渡河。那些水比较深的渡口,则架设了浮桥,而水稍浅的渡口,战士们就涉水而过或由渔民帮忙撑船送过河。

“为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当时于都河段共筹集了800多条船只,有的用来架设浮桥,有的用来摆渡。其中,有5个渡口架设了浮桥。”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馆员张小平介绍。

架浮桥,就是用铁锚把每艘小船固定在河床上,然后用绳索把它们串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由于时间紧迫,一时难以筹集那么多木板。于都的百姓知道后,纷纷捐出了自家的桌子、门板、渔船……有个70多岁的曾大爷,把家里全部的木材捐完之后,还把自己的寿材板搬到了架桥现场。

“当时,敌人派重兵围追堵截、步步紧逼。为了隐蔽战略意图,避免被敌机轰炸,于都百姓协助红军,每天下午4点开始架桥,晚上8点前完成,红军队伍则通宵达旦渡河。第二天早上7点前,他们又将浮桥拆除,分散隐蔽在岸边。”张小平说,在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的这4个夜晚,于都河边,红军将士们挥泪告别苏区百姓,踏上战略转移征途。

一幕幕于都百姓支援红军、送别红军的感人场景,饱含着当年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我父亲当年就是在罗坳石尾渡口,用渔船运送红军渡过于都河的。”贡江镇渔民村村民李明荣说,他的父亲李声仁就是当年为红军渡河撑船的船工,他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述当年送红军渡河的故事。

1934年10月17日,李声仁正在鲤鱼渡口水域捕鱼,岸边来了几个红军战士在渡口处观察水情。他们朝李声仁招手喊道:“老表,请你把船靠过来,给你讲个事情。”李声仁就摇船靠了过去,红军战士面带笑容地说,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晚上有大批红军需要渡过于都河去作战,希望他能帮忙摆渡送红军过河。

闻听此言,李声仁二话没说,当即答应下来。

当天傍晚,红军部队陆续到达了码头,李声仁和同样被请来帮忙的族人共组织了20条渔船并集合到位。

晚上6时许,部队开始上船渡河。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船上没点灯,到后半夜,伸手不见五指,撑船时须全神贯注,稍不留神就有翻船的危险。趁着夜色,他们悄无声息地把一船船的红军运送过河,来回往复,直至第二天拂晓才暂告结束。

“我父亲和母亲同撑一条船,父亲划桨、母亲摇橹,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李明荣说,就这样,父亲和族人们白天休息,晚上撑船送红军,一连坚持了几个晚上。

1991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5周年,于都县博物馆派出馆员到各乡镇调查寻找长征文物。其间,张小平找到了李声仁,请求帮助寻找当年那条渡船的下落。李声仁说,20世纪50年代,那条船划归了农业合作社,存放在于都县渔业捕捞公司库房里。

张小平立即与于都县渔业捕捞公司联系,在公司仓库中找到了一条船,经李声仁确认,就是他当年帮助红军渡河的那条船。

随后,这条船被捐给了于都县博物馆,并从1991年开始对外展出。2005年,新落成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开馆,这条渡船被转移至新馆。

南湖有“红船”,于都有“渡船”。这条长征渡船的展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一睹真容。他们从中回望红色历史,感悟长征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当年被红军用来渡河长征的船只至今发现了两条,除这条珍藏在我们纪念馆外,另一条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张小平说。

2006年10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在前期筹展时,主办方曾想征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这条渡船进京参展,但后来根据张小平提供的线索,又在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上游发现了一条沉于河底的渡船。

2006年7月,于都县组织多名船工,打捞这条已被淤泥覆盖的渡船。一条长5.6米、宽1.15米、在河里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渡船终于浮出水面。经过老船工确认和党史、文物部门鉴定,该船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所珍藏的船一样,都是当年红军长征渡河时使用过的船只。

2006年8月29日,于都各界群众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广场上举行盛大仪式,欢送“远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那条渡船。

沧海桑田,深情不变。作为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这条渡船蕴含的鱼水之情、散发的信仰之光,穿越历史、烛照现在、辉映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