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央广网 2024-09-06 08:33:55

央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王迟)“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藏羚羊增长至7万多头,雪豹恢复到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7群42只。”在9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司司长张利明介绍。

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已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从试点探索到正式设立、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和重要进展。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大熊猫野外年遇见率由178只上升到185只

会上,四川省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副局长陈宗迁介绍,今年在石棉县公益海区域,巡护员拍摄到两只大熊猫求偶画面,经科学分析,它们是野化放归的大熊猫。这是首次采集到幼年大熊猫放归,成年后融入当地种群,参与交配繁殖的确凿证据,标志着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川陕甘三省,区划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四川片区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占公园总面积的87.7%。四川省林草局发挥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推进旗舰物种和栖息地保护。

陈宗迁介绍,聚焦大熊猫重要栖息地和重点生态廊道,共计实施生态修复近54平方公里。同时,科学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新建唐家河川金丝猴、扭角羚等生态定位观测站,开展野生雪豹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

从成效来看,陈宗迁表示,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长。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等重要生态廊道修复区域已发现大熊猫活动32次,重点区域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四川片区大熊猫野外年遇见率由178只上升到185只。

大熊猫“伞护效应”显著。“大熊猫之外的金丝猴、雪豹、红豆杉等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都得到了良好保护。”陈宗迁说。

三江源国家公园:过去难得一见的兔狲、白唇鹿等频频现身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在会上介绍,为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包括黑土滩治理、退化草原改良、人工种草、沙化土地治理、有害生物防控、人类活动遗迹修复工程等。

还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民众以及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制度,让当地的原住民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端上了绿色碗,吃上了生态饭,由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守护者和改革红利获得者。

孙立军进一步指出,近5年来,三江源地表水资源较多年平均值偏多33.7%。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恢复,过去难得一见的雪豹、欧亚水獭、兔狲、藏狐、白唇鹿等频频现身,整个生物链基本形成良性循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在99%以上,出境水质40%达到一类以上。

武夷山国家公园:创建以来累计发现34个新种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富集,文化底蕴深厚。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省管理局局长方燕鸿介绍,他们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支持打造生态茶园和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不断壮大茶、旅、竹等绿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

据调查统计,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桐木村依靠茶、竹等产业,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万元,比园外高1.44万元,年均增长8.86%。

“我们始终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和水、土、气、生等生态要素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地表水水质优级监测点占比从95.7%上升到98.5%,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新调查到12个中国新记录种、34个福建新记录种,创建以来累计发现34个新种。”方燕鸿表示。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 2024-09-06 12:13

    非保护动物数量开始下滑

央广网

简介: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