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2岁的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患癌后放弃治疗,在衣衫褴褛,贫病交加

喷火龙说史 2024-09-11 10:15:59

1951年,62岁的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患癌后放弃治疗,在衣衫褴褛,贫病交加中死去。然而临终前却笑着说出1句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天才。这个名字你可能感觉有点陌生,但他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奥地利首富家庭,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奥地利钢铁大王。这样优渥的生活环境,本该让他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然而让人诧异的是,他成年后却放弃了巨额家产,过起了简朴的生活。钱财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

他参加过一战,在战争中写就了他的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他曾在偏远山村当过老师,也在修道院里当过园丁。他设计建造了一幢闻名遐迩的房子,却从未在里面住一晚。他是剑桥大学的哲学教授,却很少踏入讲堂。他拥有高深的学问,却更喜欢和本地渔民谈天说地。

那么,这些与众不同又从何而来呢?其实,这源于他的几个精神特质。

首先,维特根斯坦讨厌一切虚伪做作。他不喜欢那些自视甚高的“精英”,因为在他看来,他们的学识和贡献完全不成正比。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维特根斯坦放弃家产,甚至想要移民到贫苦的苏联去。在他心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钱财和地位,而是每一个劳动者为社会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他既不在乎名利,也不在乎地位,他只埋头于学问之中。

其次,维特根斯坦有一种与当今文明格格不入的气质。他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文明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人与人之间为了私利而奔波,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大义。这让他产生了离群索居的倾向,也让他如此向往工农劳动者的生活。

他喜欢一个人思考问题,经常隐居在挪威和爱尔兰的海边小屋中。有一次,他的一位学生摩尔教授中风住院了。医生建议摩尔不要进行超过半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但维特根斯坦却很生气,他认为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没有什么比探讨思想更重要的了。

再次,维特根斯坦对精神活动有着无比的热情。他把哲学研究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每一次思考都是在与问题殊死搏斗。这也让他十分在意自己思想的表达,不允许任何歪曲与篡改。

有一次,一个学生听了他的思想就自己发表文章,结果把他的思想表达歪了。维特根斯坦气得把那篇文章全翻红了。这也许就是他一生都没有正式出版自己著作的原因,他认为表达思想比保护思想的原创性更为重要。

在他眼中,扭曲他的思想,就等同于玷污他的灵魂。

最后,维特根斯坦其实是一个内心极为柔软脆弱的人。他渴望着爱,却又因自己的冷酷,而难以接受别人对他的爱。这种矛盾的心理,也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喜欢一个人独处——他怕受伤,却也怕自己伤人。

维特根斯坦一生都在思考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什么是意义?怎样表达清晰的意义很重要吗?他提出应该从对“语言游戏”的考察着手,因为我们表达思想的工具就是语言。这种新的哲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他被誉为西方语言哲学之父。

维特根斯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曾说过一句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一生。”这句话,既是他的总结,也是他的留言。

总的来说,维特根斯坦就是这样一个有些古怪,不食人间烟火,但思想格外新颖,开创性极强的大哲学家。也许正是因为脱离了功名利禄的枷锁,他的思想才能如此自由翱翔。

参考资料:维特根斯坦:“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澎湃|思想

0 阅读:349

喷火龙说史

简介:你喜欢的,才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