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梦想|本报12年爱心照亮山区学子前行路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9-11 10:58:44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童梦宁

“亲爱的记者老师,我已迈入大学校门,成了一名大学生。感谢江西日报持续12年爱心照亮我的前行路,让我走出大山,点燃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江西日报倾注十二载大爱,持续帮扶寒门女孩的义举,我校深表敬意,并以此激励全体老师进一步守好学校主阵地,把好办学总方向,立德树人,爱生如子,让更多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9月10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之际,本报收获沉甸甸的双重“礼”。这份特别的礼物是两封以邮件形式发送的感谢信,发件人分别是江西科技学院新生李梦瑶、万载县第二中学(简称万载二中)。

李梦瑶是万载县仙源乡横岭村人。该村地处大山深处,曾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梦瑶的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幼时她命运多舛,父母离异而各奔东西,之后几年间,与其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又相继去世。为谋生养家,其父亲李吉光需长年在外务工,她不得不一个人生活,成为地方政府及左邻右舍重点关照对象。2012年11月,本报记者深入该村走访时,不经意间关注到当年仅6岁的她,当即将其列入本报结对帮扶对象,并集聚省内外多家爱心组织、爱心企业及多名爱心人士,对她及该村其他留守儿童予以倾情援助。从此,本报与这名女孩结下不解之缘,开启了长达12年的爱心帮扶之旅。

▲8岁时的梦瑶(右一)跟随父亲李吉光(左一),与时任仙源乡党委书记黎俊昌(中间)话家常。摄影|通讯员邓龙华

万载二中是梦瑶的高中学段母校。在校领导及所有学科老师的悉心培育下,成绩一直偏弱的她努力赶超,今年高考中以高于二本录取线的理想成绩,被江西科技学院录取,终圆大学梦。

秋季新学期开学季,梦瑶意气风发走进大学校园,回首12年来在本报、母校及社会各界爱心浸润下走过的历程,百感交集。教师节之日,她首先问候三个学段母校即万载县仙源乡横岭村横岭小学、仙源中学、万载二中的恩师,然后发邮件向本报及所有关心、关爱她的好心人深表感恩之情。万载二中收到学子的问候与祝福后,特致信本报表达敬意。该校党委书记高维海表示,日后全校老师将继续爱心接力,帮助更多困难学生,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

▲今年18岁的梦瑶(左一)圆了大学梦,在集体宿舍留下首张大学照片。摄影|通讯员邓龙华

梦瑶在给本报的感谢信中说:“12年来,江西日报集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帮我扫除了前行路上的重重困难,让我得以实现学业梦想。没有你们持续12年的关爱、鼓励、帮扶,我或许早已辍学,感受不到大学殿堂及逐梦之路的美好。”

梦瑶的感谢信犹如一缕春风,轻轻吹开了本报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她相处的12年“往日时光”。

12年来,本报先后携上海火工户外队、比音勒芬集团、中国邮政、江西教育出版集团等多家爱心组织、爱心企业,以及彭波、卓大庚、庄明辉、杨卫东等多名来自省内外的爱心人士,每年定期走访、慰问梦瑶和横岭村其他留守儿童,且于2013年2月争取到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免费午餐项目,让梦瑶及横岭小学所有师生在校免费吃上热菜热饭。

至今,横岭小学免费午餐开餐已11年,包括梦瑶在内,累计受益的山区孩子近1000人。横岭村民感慨,“孩子吃进去的不只是营养可口的热菜热饭,更是人间大爱,这份幸福感是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到的。”

▲横岭小学免费午餐开餐首日,7岁时的梦瑶(左一)和本报记者一起就餐。摄影|通讯员邓龙华

值得一提的是,在12年的爱心帮扶中,万载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高叙景,全过程随本报一同参与帮扶。针对本报收获的教师节双重“礼”,他感慨不已。他表示,江西日报12年爱心不只是温暖了梦瑶及横岭其他困难孩子,更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感染了梦瑶三个学段的母校老师,让老师们对教育有一种更深的情怀。当前,全县学校都在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并吸纳社会爱心力量,一起帮助更多的“李梦瑶”。

爱心不断传递,十二载一轮回。本报携社会各界持续12年爱心帮扶的梦瑶及横岭村其他困难家庭学子,心怀梦想开启大学新征程同时,通过不同方式加入相关公益组织,用行动传递爱心,让爱心之花常开不败。

复审:陈双双

审签:蒋老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