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晚年的黄维满头白发,虽已72岁,但看起来还是非常倔强

盐选历史 2024-10-15 09:40:20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6年,照片中是黄维 72 岁的样子,此时的他刚从功德林释放不久,已经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但岁月并未磨平他的棱角,反而让他的倔强更加鲜明,虽然已满头白发,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与不屈,依然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强大。

1948年,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对于这位曾在黄埔军校接受严格军事训练的将领而言,被俘无疑是对其军人荣誉的巨大打击。初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黄维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他拒绝接受现实,极不配合改造,仿佛他的世界在一夜之间崩塌。

然而,当得知自己是被老同学陈赓的部队俘虏时,黄维的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在黄埔军校时期,黄维就对陈赓的才华与学识深感敬佩,尽管两人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但这份同窗之情并未完全消散。黄维喃喃自语:“被陈赓俘虏不丢人,我在黄埔上学的时候就不如他。”这句话,既是对陈赓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更预示着他内心开始有了转变的契机。

时间推进到50年代,陈赓作为老朋友,前往功德林探望黄维。在众人面前,陈赓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指出:“你小子不适合打仗,你适合搞科研。”这句话,看似玩笑,实则蕴含深意。陈赓深知黄维在学术上的造诣,尤其是在工程学领域,他相信黄维的才华不应浪费在战场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维竟真的将这句话听进了心里。在多数人眼中,黄维的倔强或许是一种固执,但在科研这条路上,这份倔强却成为了他不懈追求的动力。于是,在功德林的日子里,黄维开始了他的科研探索,而目标直指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永动机的研发。

永动机,一个自古以来无数科学家梦寐以求却又屡屡碰壁的领域,黄维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或许,这既是他对科学无尽的好奇与探索欲,也是他内心深处对超越自我、证明价值的渴望。十多年的光阴,黄维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尽管外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从未放弃,这份坚持,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1975年,黄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释放,此时的他,已经度过了长达27年的铁窗生涯。重获自由的黄维,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磨平棱角,相反,他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那份不屈的光芒。1976年,这张照片记录下了他72岁时的模样,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份倔强与坚持,却如同陈年老酒,愈发醇厚。

对于黄维的一生,人们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可惜,本可以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却因战乱而误入歧途;有人说他可悲,一生被命运捉弄,最终也未能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还有人说他值得佩服,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忘初心,坚持自我。这些评价,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黄维复杂多面的人生。

0 阅读:221

评论列表

老龙头

老龙头

4
2024-10-16 03:01

老顽固

用户16xxx71

用户16xxx71

2
2024-10-15 20:14

还好关得久,度过了峥嵘岁月,早放出来必然减寿

盐选历史

盐选历史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新史学之兴起,正在吾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