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教授:从“幕后英雄”到“台前守护者”|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9-13 14:18:34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管颜青)麻醉医生被称为“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对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主任杨建军教授而言,这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从医三十余载,杨建军完成了超过3万例手术麻醉,实现了零纠纷、零投诉的记录,并在国内首次报道麻醉药物氯胺酮具有快速抗抑郁的效果。近年来,他致力于践行麻醉向围术期医学内涵转变,将麻醉学科贯穿术前评估、术中维持、术后恢复的全过程,并带领团队的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开设麻醉治疗学门诊,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无痛、舒适化诊疗。

他说:“麻醉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学科要从关注术中的安全转向关注患者的整体恢复,麻醉医生要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练就一番兜底生命的本领

杨建军对于“麻醉”二字的深刻理解,源于刚刚工作的第二年的一次紧急抢救。

那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因手术切口裂开需要紧急麻醉,团队最初采用了不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未曾料到,老人在手术中突然呕吐,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引发了严重的化学吸入性肺炎。看见老人的呼吸变得急促而困难,脸色逐渐青紫,脉搏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杨建军深吸了一口气,迅速实施了急救措施:吸痰、清理分泌物和呕吐物,通过气管插管暂时稳定了老人的生命体征。同时,他紧急求助导师、全国知名麻醉专家徐建国教授现场指导。三天三夜后,团队终于将老人从死神手中夺回。

“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手术中的重症患者,任何失误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杨建军感慨道。此后,他才理解,麻醉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每一个决定、每一次操作都关乎患者的生死存亡。

“麻醉医生要练就一番兜底生命的本领。”杨建军坦言,与外科相比,麻醉科的入门门槛不是特别高,但如何真正保障患者安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麻醉医生虽能从书本中汲取应对常规手术所需的知识养分,但面对那些错综复杂、生死攸关的特殊病例时,还需要兼具全面的知识储备、沉着的应急处理能力、丰富的临床经历和医学悟性。

他曾在手术台上遇见过一名初诊为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的女患者,但她的症状却与常规表现完全不同。常规的失血性休克一般是面色苍白,但她的脸色青紫,喘不上气,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时间紧迫,他迅速与妇产科、外科等多科室医生组成紧急救治团队。随着抢救的深入,谜团逐渐揭开——原来,这位患者并非单纯的宫外孕导致的休克,而是因食用了含有亚硝酸盐的羊肉串而中毒。这一发现让团队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采用针对性的解毒措施,最终成功挽救了这位年仅21岁女孩的生命。

受此次经历触动,他不懈追求专业成长。在临床上,他广泛阅读麻醉危重症处理相关书籍,积极参与同事手术中的抢救工作,以实战锤炼技能,积累经验。工作十余年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学术天地,攻读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提前一年毕业,并继续攻读博士后。此后,他还远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等国际知名医学院访学,进一步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

经过多年的临床与学术双重历练,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既精通临床技术又擅长科研创新的复合型麻醉专家。

从“麻醉科”到“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

2018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一附院)人才引进杨建军任麻醉科主任。

郑大一附院有“亚洲最大医院”之称,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拥有5个院区,13个院中院,120个临床医技科室,301个病区,超1万张病床。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学科,郑大一附院麻醉科于2011年荣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如何带领麻醉学科升级转型,提升服务能力,是杨建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医院麻醉学科建设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最完整的。”杨建军表示,学科发展离不开坚实的构架支撑。在医院以往的基础上,他率先着手组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下设中心手术部,日间手术中心、无痛诊疗中心、疼痛病区、麻醉科ICU、麻醉学科临床教研室、麻醉与疼痛学实验室。在这样的架构下,麻醉学科将贯穿术前评估、术中维持、术后恢复的全过程,麻醉医生也将从“幕后”走向“前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无痛、舒适化诊疗。

2019年,麻醉科正式更名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并成功建立了国内首批、河南省唯一的ERAS规范化培训及示范基地,同时成立了麻醉学教研室、麻醉与疼痛联合实验室以及河南省首个麻醉ICU(AICU)。在杨建军看来,AICU标志着麻醉学科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在高龄、急危重症患者术后续贯治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围术期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杨建军认为麻醉学科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手术室内麻醉,还可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2021年,学部成立了门诊的镇静中心,主要服务对象为儿童和老人,针对他们在进行小型检查或操作时的不配合情况提供镇静服务。相较于常规无痛麻醉,这类患者的用药量更少,但仍需密切监护。2022年,学部进一步开设了麻醉治疗学门诊,利用麻醉学的理论和药物解决治疗临床上难治的疑难杂症。目前,门诊接诊较多的是抑郁症和睡眠障碍的患者。2023年,学部再次更名为“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更全面的体现了学部的工作内涵。

此外,学部致力于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通过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动麻醉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麻醉学科发展或将两极化

在80年代以前,麻醉技术相对落后,患者术中知晓、苏醒延迟等并发症时有发生。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这些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麻醉学科已经从“不知道怎么麻”转变为“知道怎么麻且安全”。

然而,这一转变也带来了新挑战,随着患者安全性的极大提高,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开始关注更多细节问题。例如,如何帮助手术中心跳骤停的患者恢复更佳?如何降低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

“麻醉学科需要从关注术中的安全性转向关注患者的整体恢复,这是围手术期医学的核心理念。”杨建军认为,在这一理念下,麻醉学科未来将呈现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技术进步,重症患者将越来越多。这部分患者需要更加精细和个性化的麻醉管理,因此麻醉医生需要特别关注重症患者的救治,并加强麻醉ICU的建设。

另一方面,随着体检的普及和疾病早期干预的增多,传统的经典手术将逐渐减少,而无痛诊疗、舒适化诊疗等小型手术将逐渐增多。这就要求麻醉医生掌握精准麻醉和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实现患者的快速恢复和早期出院。

在这种趋势下,麻醉医生的角色和职责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麻醉药物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在平时,他们可能像社区医生一样,节奏相对较慢,但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而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则需要像急诊科医生一样迅速反应。在重症救治方面,他们则需要像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一样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麻醉医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2023年,我们在高质量完成41万例手术麻醉的同时,没有一例麻醉相关的死亡发生,麻醉相关的安全性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杨建军表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俞卫锋主任委员以及王天龙候任主任委员提出,要从麻醉大国走向麻醉强国。他也将带领郑大一附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与行业一起,推动中国向“麻醉强国”迈进。

0 阅读:1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简介: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