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些商家却利用“量子科技”这一概念,在农村推销所谓的种子赋能产品。他们声称,这项技术能让庄稼抗病抗灾,甚至还能增产。但真相究竟如何?记者深入调查,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
春耕时节,商家们纷纷出动,向农民兜售一种声称能通过量子技术给农作物种子“赋能”的产品。他们承诺,使用了这种技术后,农田里的产量将大幅增加。然而,这真的是一款革命性的农业科技产品吗?或者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骗局?
记者来到平顶山市的半亩禾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自称其量子赋能技术能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增加产量,并使农作物具备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但在实地考察和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记者发现这些宣传与现实大相径庭。
一位农民表示,去年他尝试了这项所谓的量子赋能技术,但并未看到增产的效果。另一位农民也进行了小麦分蘖数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普通小麦的长势比经过所谓赋能的小麦更好。
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专家明确指出,市场上所谓的在农业种子上使用量子技术,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伪科学。量子设备造价昂贵,且量子效应保持的时间极短,因此,农民朋友和广大消费者不应受骗上当。
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市场上存在的伪科学现象,也反映了农村地区在科技应用方面的脆弱性。在农业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应当警惕那些打着科技旗号的骗局,以免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期望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