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这些避灾安置点,暖心的故事一串串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9-16 15:16:09

台风“贝碧嘉”来势汹汹,各地易受灾群众被转移至避灾安置点。在这里,整齐排列的床铺,温暖明亮的灯光,还有工作人员细心的照料,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也为安置群众竖起了一道抵挡风雨的“爱心屏障”。

普陀展茅街道安置点,工作人员为安置群众送上食物摄影通讯员滕忠平

“老兵之家”民宿成了花鸟乡老人的“避风港”

“这里住着交关好!”“感谢政府,给我们安排得这么好。”受台风“贝碧嘉”影响,昨天嵊泗县花鸟乡的5名老人被转移安置到了本地民宿“老兵之家”中。对于这个临时的家,老人们十分满意。

与其他安置点不同,这处安置点设置在民宿内,老人们住的是标准间,床铺干净整洁,空调、电视机、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夜晚降临,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心情丝毫不受台风的影响。花鸟乡还安排了一名专人服务老人。

连日来,随着台风靠近,如何照顾好岛内的老人们,成了花鸟乡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花鸟村的一些老人居住条件较差,成为重点关注对象。昨天下午,花鸟乡派出工作人员一户户走访,及时对5名居住条件有风险隐患的老人进行转移安置。这些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其中年纪最大的已有92岁。

“我们希望能给老人提供一个好点的安置条件,让他们住得舒服、安心。‘老兵之家’民宿负责人、全国拥军模范叶祝芳当即决定将自己的民宿作为安置点,让老人们前来居住。”花鸟乡乡长白霓衣介绍。

定海白泉镇柯梅村干部给安置点小女孩送上酸奶

台风天被抢着关心的感觉让李时英夫妻俩心里暖暖的

昨天下午5时30分许,位于临城街道的市青少年体校安置点内,盒饭陆续到位,工人们有的一边吃饭,一边和工友聊天,有的则和家人打视频电话报平安。

市青少年体校安置点是临城街道6个临时安置点之一,主要安置的是临城街道6个在建工地的302名工人。

昨晚6时,来自四川绵阳的李时英吃完晚饭,和工友聊着天。今年56岁的她,一直跟着老公在外打工,之前也去过新疆、山西等地。“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舟山,第一次经历台风,也是第一次知道台风天要去安置点避险。”李时英说,这些“第一次”,让她感受到了来自舟山的浓浓暖意。

前天中午,李时英夫妻俩所在地的村干部特意来到出租屋,叮嘱夫妻俩:“你们住的房子不安全,台风来了,别到处乱走,到时统一到临时安置点去。”

昨天上午,夫妻俩接到了工地项目部负责人的电话。随后,他们统一乘车来到了市少体校安置点。没想到刚到安置点没多久,就接到了村干部的电话:“你们人呢?我到你们家没找到人,赶紧回来。我带你们到临时安置点去。”得知夫妻俩已经入住了临时安置点,电话那头的村干部松了一口气,叮嘱了“注意安全”后才挂断了电话。这种被抢着关心的感觉让李时英心里暖暖的。

柴山岛独居老人在安置点吃上了一顿特别的中秋宴

柴山岛独居老人在安置点欢享中秋宴

昨天,普陀柴山岛上的7名独居老人也在避灾安置点度过了温暖的一天。

这里不仅环境整洁舒适,工作人员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宴。餐桌上,家常手工饺子、鲜美烤虾、红烧比目鱼等精心烹制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也为老人们送上家的温暖。

“没想到台风天还能这么热闹地过中秋节!饭后,老人们围坐一堂,聊着过去的故事,相谈甚欢。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工作人员还组织老人们玩起了套圈游戏。

金塘北部小微园区的避灾安置点,同样洋溢着温馨的氛围。这里安置了来自金塘部分重点工程的建设者。金塘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向建设者们发放了刚蒸熟的自产玉米,还为他们开展理发服务。

记者:何菁黄燕玲胡帆

通讯员:杨雨凝朱敏敏张玮

0 阅读:0